为深化硒元素在环境科学、营养健康、功能食品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合作,助推全球硒及相关产业提质升级,10月19日,由武汉轻工大学主办的“硒·环境·营养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恩施州举行。

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瑞士、匈牙利、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顶尖专家学者,搭建起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国内外专家围绕硒科学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多场主题汇报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价值。

瑞士苏黎世中国中草药与功能食品创新中心高级顾问、高级农艺师Franz Josef Steiner,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潘灿平,匈牙利科学院农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Mihaly Dernovics,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研究员Fernando Muñoz,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教授Muhammad Ashraf,巴基斯坦国家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研究所高级科学家Muhammad Imtiaz,长江大学教授许锋,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王俊龙,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丛欣,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博士何志军,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士后高尚,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Khurram Shehzad与园艺林学学院博士生Hafiz Muhammad Kashif分别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带的建设、富硒产业的发展路径、食品与植物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技术、饲草有机硒生物可给性的优化策略、硒对植物盐胁迫的调控、膳食硒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营养安全评价、植物聚硒调控机理及产业未来展望、植物硒蛋白的活性优势与国际竞争力、多糖硒的功能化开发、硒调节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富硒控镉微生物的挖掘,以及硒在土壤复垦与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作主题汇报。
会议期间举办的特色产业互促发展圆桌会,成为凝聚产业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与会嘉宾围绕富硒产业创新需求、跨界融合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明确技术攻关核心方向,分享在推动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与贡献。
此次会议恰逢以“聚力建支点,硒业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不仅参观了全国各省市特色涉硒优质农产品展区,还前往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国硒之光——硒润万物”主题展馆。该展馆是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平台,通过多媒体呈现、实物陈列与场景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全景展现了恩施作为“世界硒都”的资源优势、科技创新成果及产业化发展路径。此外,第二届“8·20”国际硒友日-贝采利乌斯奖颁奖仪式同期举行。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深化了国内外硒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同合作,不仅为硒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更为推动富硒产业向国际化、高质量方向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信息来源:国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