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磊庆教授
潘磊庆,男,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光谱分会食品与安全光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蛋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美国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ASABE)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委员,江苏省冷链学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分会常务委员。曾作为华盛顿州立大学(2011)、密歇根州立大学(2012)和佐治亚大学(2015)的访问学者。
潘磊庆教授的研究方向聚焦在食品质量安全无损检测与控制、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2项,农业部行业公益项目子课题1项,省市科技项目6项,国家级外专项目2项,校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6项、参加其他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近3年来,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50篇,SCI/EI 收录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授权3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的成果获教育部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3/5);2023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3);2020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8);2020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7);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5/13);2016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三等奖(排名2/5)。主译外文专著1部《光散射技术及其在食品性质、质量和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参编教材《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艺学》、《食品科学导论》和《食品专业英语》等。

南京农业大学潘磊庆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
团队介绍:
潘磊庆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农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食品微生物、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高光谱图像、近红外光谱、计算机视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做了较多深入的研究,如高光谱技术检测桃果实采后冷害、病害、萝卜糠心黑心;利用高光谱图像检测采后霉菌腐烂,并对腐烂类型进行区分;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超灵敏、无干扰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等等。
附文章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