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沃土上,广东新供销天润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粮油”)作为广东省供销社全资控股的国企,深耕粮食产业十余载,在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引领产业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近日,《食品科技》杂志在2025 F2C中食展®广州现场对天润粮油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全产业链布局彰显国企担当
天润粮油成立于2009年8月,作为广东省供销社社属企业及广东省供销集团全资子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承担起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天润粮油持续深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布局,营收与粮食购销规模均达显著水平。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省内众多优质农田和农户建立稳定合作,形成可靠的粮源基地。目前,该公司已在省内协同建设18个现代化粮库,总仓容超过100万吨,并承接了各级粮食储备任务,为粮食安全筑起了坚实防线。同时,天润粮油还建成了7个智能大米加工中心,年加工产能超30万吨,配套建设的10个烘干服务中心形成日处理超1700吨的产业服务网络,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闭环管理。

天润粮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其依托这一优势,不断拓展销售终端网络,重点打造了“广东丝苗米”“广东粉米”等粮食品牌矩阵,形成了“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现代粮食产业生态。

智能化建设驱动产业升级
在现代化粮库集群与智能化大米加工基地建设方面,天润粮油走在了行业前列。该公司所有承储储备粮的粮库均配备了氮气气调系统、环流熏蒸系统、谷冷通风系统、智能化粮情监测系统和智能安防系统等先进设备。同时,其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储粮技术。2024年,氮气气调技术应用规模超13万吨,25万吨成品粮仓全部实现准低温控温储粮,其余库点也全面应用了空调控温技术。

在智能化加工方面,天润粮油实现了产能升级与智能化技术赋能。在垄谷、碾米、抛光与色选、包装等环节均应用了多项智能化技术。例如,在垄谷环节,通过智能调控与精准分选技术,有效降低了糙米破碎率;在碾米环节,采用低温碾米工艺与智能流量控制技术,确保了碾白均匀度和精度;在抛光与色选环节,集成应用了智能喷水与料流自适应功能的抛光系统以及图像识别色选系统,提升了产品保鲜期与洁净度;在包装环节,构建了与前端加工产能实时联动的全自动包装系统,实现了包装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远程可视化监控。

深耕品牌建设打造广东粮油名片
“广东丝苗米”作为华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粮油品牌,天润粮油围绕其打造了系列品牌矩阵。 在产品研发方面,坚守“高标准广东丝苗米推动者”的品牌战略定位,依托参与建设运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出了汕尾、台山、南雄、怀集、连山等“一园一品”产品。其中,怀集丝苗米更是获得了“百家手信”“广东省食品行业名牌产品、优秀新产品”等多项荣誉。

在品质把控方面,天润粮油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与可靠。在区域市场渗透方面,构建了省内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了广东丝苗米生活馆和天润品牌形象店,并在广州市内布局了直营门店9家。同时,还依托供销网络对接发展了县域终端网点超5000个,夯实了基层市场服务基础。此外,还与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积极合作,培育了电商业务新增量。

在品牌建设方面,天润粮油采取了多项举措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联合多家媒体构建了全媒体宣传矩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传播品牌理念与产品优势。同时,还以“五进”(进社区、进医院、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和“大篷车计划”为抓手,年均举办销售活动超200场,将放心粮油产品直接送到了消费者手中。
战略规划构建一流服务平台
对于“打造国内一流粮食全产业链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这一目标,天润粮油制定了清晰的规划与战略重点,将继续深化助农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主业,实现五优联动,稳步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在优“产”方面,将依托省市县三级供销社联动机制及“四网一基地一平台”协同优势,布局区域性粮食社会化服务中心,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稳定优质粮源供给基础。在优“购”方面,将优化收购网络、完善服务机制,并积极拓展省外优质粮源基地,健全高效、规范的省外粮食收购流通体系。在优“储”方面,将升级现代化仓储物流与储备体系,提升绿色智能储粮水平,并依托数字供销优势提升库区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优“加”方面,将强化产后服务保障,发展智能化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优“销”方面,将培育核心品牌矩阵,构建立体化销售网络,深度拓展多维市场渠道,强化品牌宣传推广。

从全产业链布局到智能化升级,从品牌深耕到战略拓展,天润粮油始终坚守为农服务宗旨,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未来,这家兼具国企担当与创新活力的粮油企业,必将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文/魏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