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小丽;曹雁平;
超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分为两类:检测超声技术和功率超声技术。检测超声技术为一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检测食品体系中的组成、质构、流变学性质等物化性质。功率超声主要用于食品的物理和化学改性,如活化酶、促进乳化、加速结晶、嫩化肉和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等。
2006年07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曾红颖;青青;唐卫;2006年07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曾红颖;青青;唐卫;2006年07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曾红颖;青青;唐卫;2006年07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2006年07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2006年07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青青;2006年07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贾俊强;吴琼英;
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在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物质的检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微波萃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省时等优点。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的机理、基本工艺、特点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2006年07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青青;2006年07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2006年07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青青;2006年07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青青;彩平;2006年07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青青;彩平;2006年07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青青;彩平;2006年07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万银松;江英;
酸解是酯交换的一种,用该法制备结构脂质的主要原料为油脂和脂肪酸,阐述了酶催化酸解制备结构脂质所需的几种重要的脂肪酸,分析了所采用的脂肪酶及酶反应器的特点,指出了当前工业化生产结构脂质的研究重点。
2006年07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李小勇;李洪军;杜红霞;穆莎茉莉;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皮肤、血管壁弹性,保持毛发、指甲柔软亮泽,提高软骨的润滑性等都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胶原蛋白的基本特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食品、医疗、化妆品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2006年07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徐小丽;曹雁平;
超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分为两类:检测超声技术和功率超声技术。检测超声技术为一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检测食品体系中的组成、质构、流变学性质等物化性质。功率超声主要用于食品的物理和化学改性,如活化酶、促进乳化、加速结晶、嫩化肉和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等。
2006年07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徐小丽;曹雁平;
超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分为两类:检测超声技术和功率超声技术。检测超声技术为一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检测食品体系中的组成、质构、流变学性质等物化性质。功率超声主要用于食品的物理和化学改性,如活化酶、促进乳化、加速结晶、嫩化肉和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等。
2006年07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贾俊强;吴琼英;
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在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物质的检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微波萃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省时等优点。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的机理、基本工艺、特点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2006年07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贾俊强;吴琼英;
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在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物质的检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微波萃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省时等优点。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的机理、基本工艺、特点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2006年07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宋文霞;韩小龙;郭利美;关凤梅;王瑞明;
VD2是脂溶性维生素,由存在于植物、真菌体内的VD2前体-麦角固醇(Ergosterol)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VD2在医学、食品、饲料工业上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很好。详细介绍了VD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菌种选育、发酵条件、光化学合成条件的研究。
2006年07期 16-1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万银松;江英;
酸解是酯交换的一种,用该法制备结构脂质的主要原料为油脂和脂肪酸,阐述了酶催化酸解制备结构脂质所需的几种重要的脂肪酸,分析了所采用的脂肪酶及酶反应器的特点,指出了当前工业化生产结构脂质的研究重点。
2006年07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万银松;江英;
酸解是酯交换的一种,用该法制备结构脂质的主要原料为油脂和脂肪酸,阐述了酶催化酸解制备结构脂质所需的几种重要的脂肪酸,分析了所采用的脂肪酶及酶反应器的特点,指出了当前工业化生产结构脂质的研究重点。
2006年07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白凤翎;徐邦兴;何余堂;
主要对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鉴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食品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及发达国家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修改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的构想和建议。
2006年07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李小勇;李洪军;杜红霞;穆莎茉莉;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皮肤、血管壁弹性,保持毛发、指甲柔软亮泽,提高软骨的润滑性等都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胶原蛋白的基本特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食品、医疗、化妆品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2006年07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小文;2006年07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李小勇;李洪军;杜红霞;穆莎茉莉;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皮肤、血管壁弹性,保持毛发、指甲柔软亮泽,提高软骨的润滑性等都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胶原蛋白的基本特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食品、医疗、化妆品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2006年07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郝征红;张炳文;岳凤丽;
结合近年来超微粉碎技术在天然农产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的研究,对超微粉碎技术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在农业产后资源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旨在引起企业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以便企业、政府、科研单位三家共同作好此技术在农产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的应用文章。
2006年07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宋文霞;韩小龙;郭利美;关凤梅;王瑞明;
VD2是脂溶性维生素,由存在于植物、真菌体内的VD2前体-麦角固醇(Ergosterol)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VD2在医学、食品、饲料工业上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很好。详细介绍了VD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菌种选育、发酵条件、光化学合成条件的研究。
2006年07期 27-3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宋文霞;韩小龙;郭利美;关凤梅;王瑞明;
VD2是脂溶性维生素,由存在于植物、真菌体内的VD2前体-麦角固醇(Ergosterol)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VD2在医学、食品、饲料工业上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很好。详细介绍了VD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菌种选育、发酵条件、光化学合成条件的研究。
2006年07期 27-3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周春丽;苏虎;李玉萍;
概述海藻糖合酶基因和海藻糖的理化性质、海藻糖的生物学功能、发展前景和海藻糖合酶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应用。通过讨论几个转化此基因的实例,探讨转基因植物体内海藻糖的积累和植株形态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抗逆性状的改良,展望海藻糖合酶基因的研究趋势。
2006年07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白凤翎;徐邦兴;何余堂;
主要对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鉴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食品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及发达国家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修改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的构想和建议。
2006年07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白凤翎;徐邦兴;何余堂;
主要对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鉴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食品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及发达国家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修改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的构想和建议。
2006年07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贺立红;张进标;宾金华;
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布、基本特性、分子结构、各种因子对其活性的影响和生理功能方面作了简要的概述,旨在为该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06年07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小文;2006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小文;2006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郝征红;张炳文;岳凤丽;
结合近年来超微粉碎技术在天然农产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的研究,对超微粉碎技术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在农业产后资源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旨在引起企业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以便企业、政府、科研单位三家共同作好此技术在农产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的应用文章。
2006年07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韩永萍;林强;
壳聚糖降解制备的低聚壳聚糖和壳寡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介绍和评述了酸降解法、氧化降解法、酶降解法以及复合降解法等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6年07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郝征红;张炳文;岳凤丽;
结合近年来超微粉碎技术在天然农产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的研究,对超微粉碎技术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在农业产后资源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旨在引起企业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以便企业、政府、科研单位三家共同作好此技术在农产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的应用文章。
2006年07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周春丽;苏虎;李玉萍;
概述海藻糖合酶基因和海藻糖的理化性质、海藻糖的生物学功能、发展前景和海藻糖合酶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应用。通过讨论几个转化此基因的实例,探讨转基因植物体内海藻糖的积累和植株形态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抗逆性状的改良,展望海藻糖合酶基因的研究趋势。
2006年07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李云波;刘晓翠;张伟;赵思明;
以籼米为原料,用湿米粉生产工艺制作大米凝胶,研究米粉凝胶形成过程质构的变化以及米浆浓度、加热温度、静置温度和静置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淀粉质凝胶食品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凝胶的形成过程中硬度、回弹性和黏聚性逐渐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凝胶硬度随着米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将浓度为15°Be'的米浆,于90℃下加热一定时间形成胶体,再于35℃下静置10~20min,形成的凝胶硬度较小,回弹性和黏聚性较大,适合于米粉的制作。
2006年07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周春丽;苏虎;李玉萍;
概述海藻糖合酶基因和海藻糖的理化性质、海藻糖的生物学功能、发展前景和海藻糖合酶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应用。通过讨论几个转化此基因的实例,探讨转基因植物体内海藻糖的积累和植株形态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抗逆性状的改良,展望海藻糖合酶基因的研究趋势。
2006年07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贺立红;张进标;宾金华;
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布、基本特性、分子结构、各种因子对其活性的影响和生理功能方面作了简要的概述,旨在为该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06年07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贺立红;张进标;宾金华;
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布、基本特性、分子结构、各种因子对其活性的影响和生理功能方面作了简要的概述,旨在为该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06年07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胡娜;许杨;
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结果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分析,对影响黄曲霉AS3.4408最适产黄曲霉毒素的关键培养条件温度、装液量和培养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7~29℃、装液量为55~65mL、培养时间为7~10d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可获得>500ng黄曲霉毒素;通过对毒素曲面方程和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解逆矩阵得知在培养温度、装液量和时间分别为27℃、64.5mL和9d时,黄曲霉AS3.4408产黄曲霉毒素的最大预测值为606ng/mL发酵液,验证试验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2006年07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韩永萍;林强;
壳聚糖降解制备的低聚壳聚糖和壳寡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介绍和评述了酸降解法、氧化降解法、酶降解法以及复合降解法等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6年07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韩永萍;林强;
壳聚糖降解制备的低聚壳聚糖和壳寡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介绍和评述了酸降解法、氧化降解法、酶降解法以及复合降解法等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6年07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唐秋琳;赵海;王忠彦;戚天胜;刘艳;黄宇峰;
研究了一株产黄色素的红曲霉菌株MonascusHB-5的生物学特性。气生菌丝发达,呈中间黄色、边缘白色的圆形隆起。该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大小为(4~10)×(5~12)μm;有性繁殖形成球形子囊果,大小为(15~19)×(20~24)μm。该菌生长的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30~32℃,适合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硝酸铵。该菌的发酵产物-黄色素的色调为棕黄色,仅在370nm处存在最大吸收峰,并对色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2006年07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李云波;刘晓翠;张伟;赵思明;
以籼米为原料,用湿米粉生产工艺制作大米凝胶,研究米粉凝胶形成过程质构的变化以及米浆浓度、加热温度、静置温度和静置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淀粉质凝胶食品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凝胶的形成过程中硬度、回弹性和黏聚性逐渐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凝胶硬度随着米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将浓度为15°Be'的米浆,于90℃下加热一定时间形成胶体,再于35℃下静置10~20min,形成的凝胶硬度较小,回弹性和黏聚性较大,适合于米粉的制作。
2006年07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李云波;刘晓翠;张伟;赵思明;
以籼米为原料,用湿米粉生产工艺制作大米凝胶,研究米粉凝胶形成过程质构的变化以及米浆浓度、加热温度、静置温度和静置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淀粉质凝胶食品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凝胶的形成过程中硬度、回弹性和黏聚性逐渐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凝胶硬度随着米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将浓度为15°Be'的米浆,于90℃下加热一定时间形成胶体,再于35℃下静置10~20min,形成的凝胶硬度较小,回弹性和黏聚性较大,适合于米粉的制作。
2006年07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河川;2006年07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李雪琴;苗笑亮;郝莉花;
纯化Bacillussp.AA5所产的壳聚糖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分子量大约为38.1kDa。同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该壳聚糖酶在4℃下10d内稳定性良好,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43℃和7.0,Ca2+、Mg2+、Ba2+对它的酶活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2006年07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胡娜;许杨;
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结果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分析,对影响黄曲霉AS3.4408最适产黄曲霉毒素的关键培养条件温度、装液量和培养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7~29℃、装液量为55~65mL、培养时间为7~10d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可获得>500ng黄曲霉毒素;通过对毒素曲面方程和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解逆矩阵得知在培养温度、装液量和时间分别为27℃、64.5mL和9d时,黄曲霉AS3.4408产黄曲霉毒素的最大预测值为606ng/mL发酵液,验证试验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2006年07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胡娜;许杨;
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结果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分析,对影响黄曲霉AS3.4408最适产黄曲霉毒素的关键培养条件温度、装液量和培养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7~29℃、装液量为55~65mL、培养时间为7~10d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可获得>500ng黄曲霉毒素;通过对毒素曲面方程和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解逆矩阵得知在培养温度、装液量和时间分别为27℃、64.5mL和9d时,黄曲霉AS3.4408产黄曲霉毒素的最大预测值为606ng/mL发酵液,验证试验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2006年07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刘莹;杨翔华;王丽;冉华松;
主要考察了具有拮抗作用的地衣芽孢杆菌LNPCT-1的最适生长条件。实验表明:LNPCT-1菌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牛肉膏0.3%、胰蛋白胨1.0%、NaCl0.5%、赖氨酸0.05%、水100%,最适生长温度为35℃,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摇瓶转速为150r/min;LNPCT-1菌为好氧菌,所以在摇瓶培养时要尽量采用较小装量,实验所采用的装量为50mL培养基装入500mL三角瓶中,该菌的种龄为18~21h。
2006年07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唐秋琳;赵海;王忠彦;戚天胜;刘艳;黄宇峰;
研究了一株产黄色素的红曲霉菌株MonascusHB-5的生物学特性。气生菌丝发达,呈中间黄色、边缘白色的圆形隆起。该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大小为(4~10)×(5~12)μm;有性繁殖形成球形子囊果,大小为(15~19)×(20~24)μm。该菌生长的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30~32℃,适合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硝酸铵。该菌的发酵产物-黄色素的色调为棕黄色,仅在370nm处存在最大吸收峰,并对色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2006年07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唐秋琳;赵海;王忠彦;戚天胜;刘艳;黄宇峰;
研究了一株产黄色素的红曲霉菌株MonascusHB-5的生物学特性。气生菌丝发达,呈中间黄色、边缘白色的圆形隆起。该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大小为(4~10)×(5~12)μm;有性繁殖形成球形子囊果,大小为(15~19)×(20~24)μm。该菌生长的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30~32℃,适合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硝酸铵。该菌的发酵产物-黄色素的色调为棕黄色,仅在370nm处存在最大吸收峰,并对色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2006年07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江咏;李琳;陈玲;张喜梅;李晓玺;何传波;
通过静态吸附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巴戟天粗多糖在ConASepharose4B亲和填料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ConASepharose4B亲和吸附巴戟天粗多糖的过程中,随着溶液的离子强度和pH值的增加,平衡吸附量均先增加后减小,其最佳吸附条件是NaCl浓度0.1mol/L、pH7.5;此外,根据Langmuir模型得出了巴戟天粗多糖在ConA填料上的最大静态吸附量qm为9.58mg/g、表观解离常数Kd为3.43mg/g和吸附速率常数K为0.144mg/h。研究为巴戟天粗多糖的亲和分离提供了基础数据。
2006年07期 59-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河川;2006年07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谢新华;肖昕;李晓方;李元瑞;
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了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特征性RVA谱。消减值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根据消减值可以区分出直链淀粉含量高低的品种,低或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的消减值一般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中高或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的消减值是正值。消减值和崩解值与胶稠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81,由此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来判断稻米食用品质的优劣。
2006年07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河川;2006年07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李雪琴;苗笑亮;郝莉花;
纯化Bacillussp.AA5所产的壳聚糖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分子量大约为38.1kDa。同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该壳聚糖酶在4℃下10d内稳定性良好,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43℃和7.0,Ca2+、Mg2+、Ba2+对它的酶活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2006年07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李雪琴;苗笑亮;郝莉花;
纯化Bacillussp.AA5所产的壳聚糖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分子量大约为38.1kDa。同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该壳聚糖酶在4℃下10d内稳定性良好,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43℃和7.0,Ca2+、Mg2+、Ba2+对它的酶活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2006年07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高海生;2006年07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贺立红;宾金华;
用1mmol/L和0.1m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J)处理花生“湛秋48”和“粤油5号”结荚早期植株,再进行干旱处理,于干旱处理两周后接种黄曲霉菌。取种子测定几丁质外切酶、几丁质内切酶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在发育过程中,MJ可以诱导花生荚果内几丁质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升高,并且高浓度MJ处理比低浓度处理效果好。
2006年07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刘莹;杨翔华;王丽;冉华松;
主要考察了具有拮抗作用的地衣芽孢杆菌LNPCT-1的最适生长条件。实验表明:LNPCT-1菌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牛肉膏0.3%、胰蛋白胨1.0%、NaCl0.5%、赖氨酸0.05%、水100%,最适生长温度为35℃,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摇瓶转速为150r/min;LNPCT-1菌为好氧菌,所以在摇瓶培养时要尽量采用较小装量,实验所采用的装量为50mL培养基装入500mL三角瓶中,该菌的种龄为18~21h。
2006年07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刘莹;杨翔华;王丽;冉华松;
主要考察了具有拮抗作用的地衣芽孢杆菌LNPCT-1的最适生长条件。实验表明:LNPCT-1菌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牛肉膏0.3%、胰蛋白胨1.0%、NaCl0.5%、赖氨酸0.05%、水100%,最适生长温度为35℃,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摇瓶转速为150r/min;LNPCT-1菌为好氧菌,所以在摇瓶培养时要尽量采用较小装量,实验所采用的装量为50mL培养基装入500mL三角瓶中,该菌的种龄为18~21h。
2006年07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刘俏;权春善;范圣第;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Q-12)的发酵培养获得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对其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提取采用截留分子量为70000的双酚A型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结果表明在室温、膜两侧压差0.02~0.03MPa、料液体积流量为16L/h时超滤,抗菌活性物质均截留在浓缩液中,超滤浓缩的体积比为4.6%~5.6%。清洗后的膜通量可恢复至94%以上。
2006年07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江咏;李琳;陈玲;张喜梅;李晓玺;何传波;
通过静态吸附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巴戟天粗多糖在ConASepharose4B亲和填料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ConASepharose4B亲和吸附巴戟天粗多糖的过程中,随着溶液的离子强度和pH值的增加,平衡吸附量均先增加后减小,其最佳吸附条件是NaCl浓度0.1mol/L、pH7.5;此外,根据Langmuir模型得出了巴戟天粗多糖在ConA填料上的最大静态吸附量qm为9.58mg/g、表观解离常数Kd为3.43mg/g和吸附速率常数K为0.144mg/h。研究为巴戟天粗多糖的亲和分离提供了基础数据。
2006年07期 70-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江咏;李琳;陈玲;张喜梅;李晓玺;何传波;
通过静态吸附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巴戟天粗多糖在ConASepharose4B亲和填料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ConASepharose4B亲和吸附巴戟天粗多糖的过程中,随着溶液的离子强度和pH值的增加,平衡吸附量均先增加后减小,其最佳吸附条件是NaCl浓度0.1mol/L、pH7.5;此外,根据Langmuir模型得出了巴戟天粗多糖在ConA填料上的最大静态吸附量qm为9.58mg/g、表观解离常数Kd为3.43mg/g和吸附速率常数K为0.144mg/h。研究为巴戟天粗多糖的亲和分离提供了基础数据。
2006年07期 70-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谢新华;肖昕;李晓方;李元瑞;
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了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特征性RVA谱。消减值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根据消减值可以区分出直链淀粉含量高低的品种,低或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的消减值一般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中高或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的消减值是正值。消减值和崩解值与胶稠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81,由此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来判断稻米食用品质的优劣。
2006年07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章银军;王远山;汪钊;
研究青霉菌种P1固体培养生产α-葡萄糖苷酶的发酵条件,固体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添加物对青霉P1产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以及青霉P1产α-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pH、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等酶学特性。
2006年07期 73-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谢新华;肖昕;李晓方;李元瑞;
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了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特征性RVA谱。消减值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根据消减值可以区分出直链淀粉含量高低的品种,低或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的消减值一般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中高或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的消减值是正值。消减值和崩解值与胶稠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81,由此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来判断稻米食用品质的优劣。
2006年07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高海生;2006年07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高海生;2006年07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贺立红;宾金华;
用1mmol/L和0.1m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J)处理花生“湛秋48”和“粤油5号”结荚早期植株,再进行干旱处理,于干旱处理两周后接种黄曲霉菌。取种子测定几丁质外切酶、几丁质内切酶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在发育过程中,MJ可以诱导花生荚果内几丁质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升高,并且高浓度MJ处理比低浓度处理效果好。
2006年07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贺立红;宾金华;
用1mmol/L和0.1m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J)处理花生“湛秋48”和“粤油5号”结荚早期植株,再进行干旱处理,于干旱处理两周后接种黄曲霉菌。取种子测定几丁质外切酶、几丁质内切酶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在发育过程中,MJ可以诱导花生荚果内几丁质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升高,并且高浓度MJ处理比低浓度处理效果好。
2006年07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何小维;罗志刚;
糊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半干法制备药用糊精,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0℃、浸泡淀粉的酸浓度0.1%、反应时间约4h。与原淀粉对比,生产的糊精仍保留颗粒态,黏度很低但稳定。
2006年07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祝义亮;李锋;周辉;杨明;徐宝才;
利用柠檬酸、VE、没食子酸丙酯、绿茶提取物各自的特性,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新型复合护色剂组合:绿茶提取物0.03%、没食子酸丙酯0.005%、柠檬酸1.0%、VE含量0.01%。验证实验显示,该复配护色剂能使盐水方腿在低温光照条件下贮存一个月后仍保留一定红色。
2006年07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胡建平;王雪波;姚翠;
中国生产火腿肠的厂家众多,其生产的火腿肠规格也很多,产品质量却千差万别。就火腿肠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此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2006年07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刘俏;权春善;范圣第;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Q-12)的发酵培养获得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对其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提取采用截留分子量为70000的双酚A型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结果表明在室温、膜两侧压差0.02~0.03MPa、料液体积流量为16L/h时超滤,抗菌活性物质均截留在浓缩液中,超滤浓缩的体积比为4.6%~5.6%。清洗后的膜通量可恢复至94%以上。
2006年07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刘俏;权春善;范圣第;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Q-12)的发酵培养获得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对其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提取采用截留分子量为70000的双酚A型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结果表明在室温、膜两侧压差0.02~0.03MPa、料液体积流量为16L/h时超滤,抗菌活性物质均截留在浓缩液中,超滤浓缩的体积比为4.6%~5.6%。清洗后的膜通量可恢复至94%以上。
2006年07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章银军;王远山;汪钊;
研究青霉菌种P1固体培养生产α-葡萄糖苷酶的发酵条件,固体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添加物对青霉P1产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以及青霉P1产α-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pH、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等酶学特性。
2006年07期 84-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章银军;王远山;汪钊;
研究青霉菌种P1固体培养生产α-葡萄糖苷酶的发酵条件,固体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添加物对青霉P1产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以及青霉P1产α-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pH、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等酶学特性。
2006年07期 84-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张德权;王宁;王清章;李淑荣;
选取Nisin、溶菌酶、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5种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羊肉进行保鲜处理,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贮藏过程中引起冷却羊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分析研究不同保鲜剂的抑菌效果和对腐败菌相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5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依次为Nisin>溶菌酶>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其中Nisin、溶菌酶、乳酸纳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较适宜作为冷却羊肉真空包装的保鲜剂。
2006年07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何小维;罗志刚;
糊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半干法制备药用糊精,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0℃、浸泡淀粉的酸浓度0.1%、反应时间约4h。与原淀粉对比,生产的糊精仍保留颗粒态,黏度很低但稳定。
2006年07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何小维;罗志刚;
糊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半干法制备药用糊精,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0℃、浸泡淀粉的酸浓度0.1%、反应时间约4h。与原淀粉对比,生产的糊精仍保留颗粒态,黏度很低但稳定。
2006年07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2006年07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祝义亮;李锋;周辉;杨明;徐宝才;
利用柠檬酸、VE、没食子酸丙酯、绿茶提取物各自的特性,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新型复合护色剂组合:绿茶提取物0.03%、没食子酸丙酯0.005%、柠檬酸1.0%、VE含量0.01%。验证实验显示,该复配护色剂能使盐水方腿在低温光照条件下贮存一个月后仍保留一定红色。
2006年07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德力格尔桑;刘慧燕;艳茹;陆绍跃;王政纲;崔丽娟;
试验以30头牛为研究对象,对宰后经电刺激并在近冰点温度(1~-1℃)下贮藏的牛骨骼肌肉(Longissimusdorsi,LD)的糖原含量、pH值、失水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宰后10d内糖原含量、pH值、失水率在第1~3天变化幅度明显,之后几天变化趋于平缓,10d中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在α=0.01的检验水平下差异极显著。糖原含量与pH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4351)在α=0.05水平下显著、pH值与失水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7314)在α=0.01水平下极显著;糖原含量与失水率相关系数在α=0.05水平下不显著。
2006年07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祝义亮;李锋;周辉;杨明;徐宝才;
利用柠檬酸、VE、没食子酸丙酯、绿茶提取物各自的特性,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新型复合护色剂组合:绿茶提取物0.03%、没食子酸丙酯0.005%、柠檬酸1.0%、VE含量0.01%。验证实验显示,该复配护色剂能使盐水方腿在低温光照条件下贮存一个月后仍保留一定红色。
2006年07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胡建平;王雪波;姚翠;
中国生产火腿肠的厂家众多,其生产的火腿肠规格也很多,产品质量却千差万别。就火腿肠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此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2006年07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胡建平;王雪波;姚翠;
中国生产火腿肠的厂家众多,其生产的火腿肠规格也很多,产品质量却千差万别。就火腿肠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此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2006年07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2006年07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格根图;张勇;刘丽君;
通过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牛乳以及其冷冻干燥样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新鲜牛乳和其冷冻干燥样品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共轭亚油酸含量极为相近。冷冻干燥对牛乳脂肪酸及异构体成分基本没有影响。
2006年07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张德权;王宁;王清章;李淑荣;
选取Nisin、溶菌酶、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5种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羊肉进行保鲜处理,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贮藏过程中引起冷却羊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分析研究不同保鲜剂的抑菌效果和对腐败菌相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5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依次为Nisin>溶菌酶>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其中Nisin、溶菌酶、乳酸纳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较适宜作为冷却羊肉真空包装的保鲜剂。
2006年07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张德权;王宁;王清章;李淑荣;
选取Nisin、溶菌酶、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5种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羊肉进行保鲜处理,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贮藏过程中引起冷却羊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分析研究不同保鲜剂的抑菌效果和对腐败菌相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5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依次为Nisin>溶菌酶>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其中Nisin、溶菌酶、乳酸纳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较适宜作为冷却羊肉真空包装的保鲜剂。
2006年07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阎欲晓;粟桂娇;莫柏立;李小梅;
以文蛤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最佳水解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55℃、水解时间90min、加酶量1.5%、料︰水=1︰3、pH6.5条件下可以获得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2006年07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2006年07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2006年07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张国蓉;刘有志;刘安军;史建超;王丽霞;王稳航;
以鹅肥肝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新型鹅肝酱的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配方。研究了乳化剂对鹅肝的乳化作用,及搅拌时间、增稠剂、加水量对鹅肝酱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及正交实验分析,最终得到的新型鹅肝酱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乳化搅拌时间15min、1%的单甘酯和酪蛋白、5%的CMC和β-环糊精、冰水120mL。对配制的鹅肝酱进行感官评价和低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该鹅肝酱符合营养、美味和质量要求。
2006年07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德力格尔桑;刘慧燕;艳茹;陆绍跃;王政纲;崔丽娟;
试验以30头牛为研究对象,对宰后经电刺激并在近冰点温度(1~-1℃)下贮藏的牛骨骼肌肉(Longissimusdorsi,LD)的糖原含量、pH值、失水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宰后10d内糖原含量、pH值、失水率在第1~3天变化幅度明显,之后几天变化趋于平缓,10d中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在α=0.01的检验水平下差异极显著。糖原含量与pH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4351)在α=0.05水平下显著、pH值与失水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7314)在α=0.01水平下极显著;糖原含量与失水率相关系数在α=0.05水平下不显著。
2006年07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德力格尔桑;刘慧燕;艳茹;陆绍跃;王政纲;崔丽娟;
试验以30头牛为研究对象,对宰后经电刺激并在近冰点温度(1~-1℃)下贮藏的牛骨骼肌肉(Longissimusdorsi,LD)的糖原含量、pH值、失水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宰后10d内糖原含量、pH值、失水率在第1~3天变化幅度明显,之后几天变化趋于平缓,10d中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在α=0.01的检验水平下差异极显著。糖原含量与pH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4351)在α=0.05水平下显著、pH值与失水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7314)在α=0.01水平下极显著;糖原含量与失水率相关系数在α=0.05水平下不显著。
2006年07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梁艳;宋宏新;
采用水稀释和微滤的方法对鸡蛋清进行操作处理,旨在降低蛋清黏度,增加可溶性蛋白质的溶出和提取率,是各种后续提取操作方法的重要基础。结果显示:蛋清稀释液通过调整稀释倍数、酸碱度、盐浓度、放置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微滤,微滤平均速度为2mL/min,微滤液中蛋白质含量为8.97mg/mL。
2006年07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2006年07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2006年07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格根图;张勇;刘丽君;
通过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牛乳以及其冷冻干燥样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新鲜牛乳和其冷冻干燥样品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共轭亚油酸含量极为相近。冷冻干燥对牛乳脂肪酸及异构体成分基本没有影响。
2006年07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格根图;张勇;刘丽君;
通过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牛乳以及其冷冻干燥样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新鲜牛乳和其冷冻干燥样品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共轭亚油酸含量极为相近。冷冻干燥对牛乳脂肪酸及异构体成分基本没有影响。
2006年07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杜永芳;周德庆;王智;
将两种海水鱼在25℃、4℃和-20℃不同温度下存放,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取样测定甲醛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25℃和4℃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明显下降,而且25℃存放的样品甲醛含量下降速度比4℃快的多;-20℃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在8个月内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前2个月上升最快,从2个月到6个月,甲醛含量仍然呈上升趋势,但速度减缓,6个月后,甲醛含量基本趋于稳定。
2006年07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阎欲晓;粟桂娇;莫柏立;李小梅;
以文蛤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最佳水解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55℃、水解时间90min、加酶量1.5%、料︰水=1︰3、pH6.5条件下可以获得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2006年07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阎欲晓;粟桂娇;莫柏立;李小梅;
以文蛤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最佳水解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55℃、水解时间90min、加酶量1.5%、料︰水=1︰3、pH6.5条件下可以获得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2006年07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黄祥童;刘明才;孟庆江;郭升;
野生蓝靛果资源丰富,以其浆果加工成低糖果脯、低糖果酱未见报道。用野生蓝靛果新鲜浆果为原料,经烫漂、硬化、浸糖、50℃渗糖、干燥,可制出蓝靛果低糖果脯;鲜果经打浆,加入白砂糖、氯化钙、柠檬酸、低甲氧基果胶和β-环状糊精进行控制浓缩,可制得蓝靛果低糖果酱。这两种产品,低糖而甜酸可口,略带苦味,营养丰富,是一种值得推广且独特的天然功能性食品。
2006年07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张国蓉;刘有志;刘安军;史建超;王丽霞;王稳航;
以鹅肥肝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新型鹅肝酱的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配方。研究了乳化剂对鹅肝的乳化作用,及搅拌时间、增稠剂、加水量对鹅肝酱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及正交实验分析,最终得到的新型鹅肝酱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乳化搅拌时间15min、1%的单甘酯和酪蛋白、5%的CMC和β-环糊精、冰水120mL。对配制的鹅肝酱进行感官评价和低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该鹅肝酱符合营养、美味和质量要求。
2006年07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张国蓉;刘有志;刘安军;史建超;王丽霞;王稳航;
以鹅肥肝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新型鹅肝酱的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配方。研究了乳化剂对鹅肝的乳化作用,及搅拌时间、增稠剂、加水量对鹅肝酱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及正交实验分析,最终得到的新型鹅肝酱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乳化搅拌时间15min、1%的单甘酯和酪蛋白、5%的CMC和β-环糊精、冰水120mL。对配制的鹅肝酱进行感官评价和低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该鹅肝酱符合营养、美味和质量要求。
2006年07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张侃;2006年07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梁艳;宋宏新;
采用水稀释和微滤的方法对鸡蛋清进行操作处理,旨在降低蛋清黏度,增加可溶性蛋白质的溶出和提取率,是各种后续提取操作方法的重要基础。结果显示:蛋清稀释液通过调整稀释倍数、酸碱度、盐浓度、放置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微滤,微滤平均速度为2mL/min,微滤液中蛋白质含量为8.97mg/mL。
2006年07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任健敏;彭珊珊;张霖霖;赵淑华;
采用Z-8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大豆及豆制品中锂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中的锂含量丰富,对人体有益;因加工条件不同而存在豆制品中锂含量明显区别。
2006年07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梁艳;宋宏新;
采用水稀释和微滤的方法对鸡蛋清进行操作处理,旨在降低蛋清黏度,增加可溶性蛋白质的溶出和提取率,是各种后续提取操作方法的重要基础。结果显示:蛋清稀释液通过调整稀释倍数、酸碱度、盐浓度、放置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微滤,微滤平均速度为2mL/min,微滤液中蛋白质含量为8.97mg/mL。
2006年07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上官新晨;沈勇根;徐明生;蒋艳;吴少福;
为了提高紫红薯色素的纯度,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树脂吸附和解吸紫红薯色素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X-5树脂对紫红薯色素的吸附效果最好;X-5树脂在吸附液pH为4,吸附流速为2.0mL/min时吸附能力较强;在室温和解吸流速为1.5mL/min的条件下,以60%乙醇作为解吸剂时洗脱效果最好。此研究结果为紫红薯色素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年07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杜永芳;周德庆;王智;
将两种海水鱼在25℃、4℃和-20℃不同温度下存放,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取样测定甲醛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25℃和4℃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明显下降,而且25℃存放的样品甲醛含量下降速度比4℃快的多;-20℃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在8个月内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前2个月上升最快,从2个月到6个月,甲醛含量仍然呈上升趋势,但速度减缓,6个月后,甲醛含量基本趋于稳定。
2006年07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杜永芳;周德庆;王智;
将两种海水鱼在25℃、4℃和-20℃不同温度下存放,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取样测定甲醛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25℃和4℃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明显下降,而且25℃存放的样品甲醛含量下降速度比4℃快的多;-20℃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在8个月内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前2个月上升最快,从2个月到6个月,甲醛含量仍然呈上升趋势,但速度减缓,6个月后,甲醛含量基本趋于稳定。
2006年07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张侃;2006年07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陈复生;左锦静;姚永志;
试验研究了D101型、AB-8型、S-8型及HPD-450型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与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黄酮的吸附效果最好,适宜于工业生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07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黄祥童;刘明才;孟庆江;郭升;
野生蓝靛果资源丰富,以其浆果加工成低糖果脯、低糖果酱未见报道。用野生蓝靛果新鲜浆果为原料,经烫漂、硬化、浸糖、50℃渗糖、干燥,可制出蓝靛果低糖果脯;鲜果经打浆,加入白砂糖、氯化钙、柠檬酸、低甲氧基果胶和β-环状糊精进行控制浓缩,可制得蓝靛果低糖果酱。这两种产品,低糖而甜酸可口,略带苦味,营养丰富,是一种值得推广且独特的天然功能性食品。
2006年07期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黄祥童;刘明才;孟庆江;郭升;
野生蓝靛果资源丰富,以其浆果加工成低糖果脯、低糖果酱未见报道。用野生蓝靛果新鲜浆果为原料,经烫漂、硬化、浸糖、50℃渗糖、干燥,可制出蓝靛果低糖果脯;鲜果经打浆,加入白砂糖、氯化钙、柠檬酸、低甲氧基果胶和β-环状糊精进行控制浓缩,可制得蓝靛果低糖果酱。这两种产品,低糖而甜酸可口,略带苦味,营养丰富,是一种值得推广且独特的天然功能性食品。
2006年07期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张侃;2006年07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王邕;黎海彬;白先放;张敏;李小梅;
研究酶法与溶剂提取相结合提取罗汉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找出纤维素酶法及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纤维素酶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50U/mL、酶解液pH5.2、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80min;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粗提液(体积比)=1∶8,石油醚∶粗提液(体积比)=3∶1,乙酸乙酯∶粗提液(体积比)=2∶1,结果表明酶解-溶剂法提取罗汉果黄酮具有较高的提取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提取方法。
2006年07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张侃;2006年07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任健敏;彭珊珊;张霖霖;赵淑华;
采用Z-8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大豆及豆制品中锂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中的锂含量丰富,对人体有益;因加工条件不同而存在豆制品中锂含量明显区别。
2006年07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任健敏;彭珊珊;张霖霖;赵淑华;
采用Z-8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大豆及豆制品中锂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中的锂含量丰富,对人体有益;因加工条件不同而存在豆制品中锂含量明显区别。
2006年07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纵伟;彭雪萍;赵光远;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枇杷叶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样品分别采用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进行干燥处理,采用比色法测定枇杷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RP-HPLC测定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分析不同干燥的样品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对枇杷叶中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作用影响较小,4种干燥方法对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影响不显著。采用真空干燥是一种比较好的干燥方法。
2006年07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上官新晨;沈勇根;徐明生;蒋艳;吴少福;
为了提高紫红薯色素的纯度,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树脂吸附和解吸紫红薯色素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X-5树脂对紫红薯色素的吸附效果最好;X-5树脂在吸附液pH为4,吸附流速为2.0mL/min时吸附能力较强;在室温和解吸流速为1.5mL/min的条件下,以60%乙醇作为解吸剂时洗脱效果最好。此研究结果为紫红薯色素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年07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上官新晨;沈勇根;徐明生;蒋艳;吴少福;
为了提高紫红薯色素的纯度,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树脂吸附和解吸紫红薯色素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X-5树脂对紫红薯色素的吸附效果最好;X-5树脂在吸附液pH为4,吸附流速为2.0mL/min时吸附能力较强;在室温和解吸流速为1.5mL/min的条件下,以60%乙醇作为解吸剂时洗脱效果最好。此研究结果为紫红薯色素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年07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陈静;2006年07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张侃;2006年07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张侃;2006年07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尹楠;沈群;
对藏边大黄中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氯酸-香草醛方法对藏边大黄中的皂苷进行检测,其最大吸收峰为510nm。在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6h,提取温度70℃。
2006年07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陈复生;左锦静;姚永志;
试验研究了D101型、AB-8型、S-8型及HPD-450型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与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黄酮的吸附效果最好,适宜于工业生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07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陈复生;左锦静;姚永志;
试验研究了D101型、AB-8型、S-8型及HPD-450型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与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黄酮的吸附效果最好,适宜于工业生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07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王志芳;汪芳安;彭光华;张声华;
用正交试验法对木瓜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原料粒度对提取得率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60℃、时间3h、料液比为1∶8、原料粒度40目、提取2次。熊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60℃、时间3h、料液比为1∶6、原料粒度60目、提取2次。该工艺为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07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王邕;黎海彬;白先放;张敏;李小梅;
研究酶法与溶剂提取相结合提取罗汉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找出纤维素酶法及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纤维素酶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50U/mL、酶解液pH5.2、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80min;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粗提液(体积比)=1∶8,石油醚∶粗提液(体积比)=3∶1,乙酸乙酯∶粗提液(体积比)=2∶1,结果表明酶解-溶剂法提取罗汉果黄酮具有较高的提取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提取方法。
2006年07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王邕;黎海彬;白先放;张敏;李小梅;
研究酶法与溶剂提取相结合提取罗汉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找出纤维素酶法及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纤维素酶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50U/mL、酶解液pH5.2、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80min;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粗提液(体积比)=1∶8,石油醚∶粗提液(体积比)=3∶1,乙酸乙酯∶粗提液(体积比)=2∶1,结果表明酶解-溶剂法提取罗汉果黄酮具有较高的提取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提取方法。
2006年07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张侃;2006年07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杨翠竹;李艳;阮南;牟德华;康明丽;
随着啤酒行业的发展,啤酒生产中带来的废酵母数量与日俱增,造成了环境污染,废酵母的再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酵母细胞内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充分利用这些营养物质需要对酵母细胞进行破壁,因而破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系统论述了当前破碎酵母细胞壁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现状,对酵母破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06年07期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纵伟;彭雪萍;赵光远;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枇杷叶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样品分别采用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进行干燥处理,采用比色法测定枇杷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RP-HPLC测定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分析不同干燥的样品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对枇杷叶中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作用影响较小,4种干燥方法对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影响不显著。采用真空干燥是一种比较好的干燥方法。
2006年07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纵伟;彭雪萍;赵光远;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枇杷叶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样品分别采用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进行干燥处理,采用比色法测定枇杷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RP-HPLC测定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分析不同干燥的样品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对枇杷叶中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作用影响较小,4种干燥方法对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影响不显著。采用真空干燥是一种比较好的干燥方法。
2006年07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陈静;2006年07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陈静;2006年07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尹楠;沈群;
对藏边大黄中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氯酸-香草醛方法对藏边大黄中的皂苷进行检测,其最大吸收峰为510nm。在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6h,提取温度70℃。
2006年07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尹楠;沈群;
对藏边大黄中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氯酸-香草醛方法对藏边大黄中的皂苷进行检测,其最大吸收峰为510nm。在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6h,提取温度70℃。
2006年07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刘福胜;刘毅;
主要介绍了膨化食品的类型、营养性、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情况,期望使人们对膨化食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006年07期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王志芳;汪芳安;彭光华;张声华;
用正交试验法对木瓜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原料粒度对提取得率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60℃、时间3h、料液比为1∶8、原料粒度40目、提取2次。熊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60℃、时间3h、料液比为1∶6、原料粒度60目、提取2次。该工艺为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07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王志芳;汪芳安;彭光华;张声华;
用正交试验法对木瓜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原料粒度对提取得率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60℃、时间3h、料液比为1∶8、原料粒度40目、提取2次。熊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60℃、时间3h、料液比为1∶6、原料粒度60目、提取2次。该工艺为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07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程宇;马海乐;何荣海;
研究了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经过破碎酶解的新鲜大蒜中提取大蒜辣素(allicin)的效果,以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大蒜辣素含量进行检测。考察了微波强度、微波作用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微波强度1、微波作用时间5min、液料比40∶1。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000.5mg/100g新鲜大蒜。同时与溶剂提取方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比溶剂提取法(324.9mg/100g新鲜大蒜)和超声辅助提取法(316.4mg/100g新鲜大蒜)的提取率高。
2006年07期 146-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张侃;2006年07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张侃;2006年07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樊亚鸣;陈永亨;廖子英;李丽敏;李惠萍;何翠云;彭锦荷;
水汽蒸馏法是提取沙姜精油常用的方法,而鲜沙姜中淀粉含量为7%~10%,不利于提取。采用两步酶解法分解沙姜中的淀粉:第一步淀粉液化,使水汽蒸馏过程不受淀粉糊化后高黏度的影响得以平稳进行;且提高精油产率20%以上。第二步糖化,使水汽蒸馏后的残留液易于过滤,分离其中的上清液及渣料,避免了直接倾倒废液引起的环境污染。通过动态监测液化及糖化过程,提出液化时间约4min,糖化时间约1h;糖化后还原糖含量占沙姜重量的11.9%~16.8%。
2006年07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杨翠竹;李艳;阮南;牟德华;康明丽;
随着啤酒行业的发展,啤酒生产中带来的废酵母数量与日俱增,造成了环境污染,废酵母的再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酵母细胞内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充分利用这些营养物质需要对酵母细胞进行破壁,因而破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系统论述了当前破碎酵母细胞壁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现状,对酵母破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06年07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杨翠竹;李艳;阮南;牟德华;康明丽;
随着啤酒行业的发展,啤酒生产中带来的废酵母数量与日俱增,造成了环境污染,废酵母的再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酵母细胞内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充分利用这些营养物质需要对酵母细胞进行破壁,因而破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系统论述了当前破碎酵母细胞壁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现状,对酵母破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06年07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项慕飞;汪苹;李秀婷;翟茜;
以硝态氮为底物,DO保持5mg/L以上,对SBR中活性污泥进行强化驯化富集好氧反硝化菌,利用BTB培养基初筛,及测定液体培养中总氮变化复筛好氧反硝化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RNA同源性分析对筛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两株菌,在以琥珀酸钠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DO为5~7mg/L的培养基中,4d内TIN去除率均在70%以上。经鉴定,判断两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putidaP1和Pseudomonassp.P3。
2006年07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刘福胜;刘毅;
主要介绍了膨化食品的类型、营养性、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情况,期望使人们对膨化食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006年07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刘福胜;刘毅;
主要介绍了膨化食品的类型、营养性、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情况,期望使人们对膨化食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006年07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华晓芳;黄雪松;
为了解蒜氨酸美拉德(Maillard)反应对大蒜加工品质量和风味的影响,使合成蒜氨酸、果糖、葡萄糖在80~120℃,pH5~10条件下反应1~1.5h,通过感观评价和测定反应物的吸光度,评价Maillard反应效果。结果表明:在80~120℃、pH5~10、含水量10%条件下反应2.5h时,Maillard反应达到最大值,反应产物具有明显的大蒜辛辣味,反应物颜色为红棕色(与果糖反应)或桔红色(与葡萄糖反应)。这些结果对于控制大蒜加工品的质量与风味有参考价值。
2006年07期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程宇;马海乐;何荣海;
研究了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经过破碎酶解的新鲜大蒜中提取大蒜辣素(allicin)的效果,以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大蒜辣素含量进行检测。考察了微波强度、微波作用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微波强度1、微波作用时间5min、液料比40∶1。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000.5mg/100g新鲜大蒜。同时与溶剂提取方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比溶剂提取法(324.9mg/100g新鲜大蒜)和超声辅助提取法(316.4mg/100g新鲜大蒜)的提取率高。
2006年07期 157-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程宇;马海乐;何荣海;
研究了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经过破碎酶解的新鲜大蒜中提取大蒜辣素(allicin)的效果,以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大蒜辣素含量进行检测。考察了微波强度、微波作用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微波强度1、微波作用时间5min、液料比40∶1。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000.5mg/100g新鲜大蒜。同时与溶剂提取方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比溶剂提取法(324.9mg/100g新鲜大蒜)和超声辅助提取法(316.4mg/100g新鲜大蒜)的提取率高。
2006年07期 157-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河川;2006年07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王立党;赵美宁;胡莹;
通过对市场上鸡蛋销售包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外的鸡蛋包销售包装已较为普遍,而我国的鸡蛋销售包装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包装简陋、携带性不好、不美观等。为改善我国鸡蛋销售包装上的不足,满足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提出了几种鸡蛋销售包装,并利用AutoCAD、CorelDRAW、Photoshop等系列软件,从鸡蛋销售包装的结构、装潢、造型进行了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2006年07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樊亚鸣;陈永亨;廖子英;李丽敏;李惠萍;何翠云;彭锦荷;
水汽蒸馏法是提取沙姜精油常用的方法,而鲜沙姜中淀粉含量为7%~10%,不利于提取。采用两步酶解法分解沙姜中的淀粉:第一步淀粉液化,使水汽蒸馏过程不受淀粉糊化后高黏度的影响得以平稳进行;且提高精油产率20%以上。第二步糖化,使水汽蒸馏后的残留液易于过滤,分离其中的上清液及渣料,避免了直接倾倒废液引起的环境污染。通过动态监测液化及糖化过程,提出液化时间约4min,糖化时间约1h;糖化后还原糖含量占沙姜重量的11.9%~16.8%。
2006年07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樊亚鸣;陈永亨;廖子英;李丽敏;李惠萍;何翠云;彭锦荷;
水汽蒸馏法是提取沙姜精油常用的方法,而鲜沙姜中淀粉含量为7%~10%,不利于提取。采用两步酶解法分解沙姜中的淀粉:第一步淀粉液化,使水汽蒸馏过程不受淀粉糊化后高黏度的影响得以平稳进行;且提高精油产率20%以上。第二步糖化,使水汽蒸馏后的残留液易于过滤,分离其中的上清液及渣料,避免了直接倾倒废液引起的环境污染。通过动态监测液化及糖化过程,提出液化时间约4min,糖化时间约1h;糖化后还原糖含量占沙姜重量的11.9%~16.8%。
2006年07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黄为峰;
“LL”湿方便面作为新一代绿色健康面制品,受到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本文介绍了LL湿方便面及其生产工艺流程、LL-4200型湿方便面生产线、生产线设计原理和制造水平,阐述了LL湿方便面的前景,LL-4200型湿方便面生产线在设计、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006年07期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项慕飞;汪苹;李秀婷;翟茜;
以硝态氮为底物,DO保持5mg/L以上,对SBR中活性污泥进行强化驯化富集好氧反硝化菌,利用BTB培养基初筛,及测定液体培养中总氮变化复筛好氧反硝化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RNA同源性分析对筛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两株菌,在以琥珀酸钠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DO为5~7mg/L的培养基中,4d内TIN去除率均在70%以上。经鉴定,判断两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putidaP1和Pseudomonassp.P3。
2006年07期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项慕飞;汪苹;李秀婷;翟茜;
以硝态氮为底物,DO保持5mg/L以上,对SBR中活性污泥进行强化驯化富集好氧反硝化菌,利用BTB培养基初筛,及测定液体培养中总氮变化复筛好氧反硝化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RNA同源性分析对筛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两株菌,在以琥珀酸钠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DO为5~7mg/L的培养基中,4d内TIN去除率均在70%以上。经鉴定,判断两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putidaP1和Pseudomonassp.P3。
2006年07期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邹英昭;于江虹;
介绍了食品乳化剂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重点综述了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法、无溶剂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等不同的合成方法,并对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发展作出了建议。
2006年07期 167-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华晓芳;黄雪松;
为了解蒜氨酸美拉德(Maillard)反应对大蒜加工品质量和风味的影响,使合成蒜氨酸、果糖、葡萄糖在80~120℃,pH5~10条件下反应1~1.5h,通过感观评价和测定反应物的吸光度,评价Maillard反应效果。结果表明:在80~120℃、pH5~10、含水量10%条件下反应2.5h时,Maillard反应达到最大值,反应产物具有明显的大蒜辛辣味,反应物颜色为红棕色(与果糖反应)或桔红色(与葡萄糖反应)。这些结果对于控制大蒜加工品的质量与风味有参考价值。
2006年07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华晓芳;黄雪松;
为了解蒜氨酸美拉德(Maillard)反应对大蒜加工品质量和风味的影响,使合成蒜氨酸、果糖、葡萄糖在80~120℃,pH5~10条件下反应1~1.5h,通过感观评价和测定反应物的吸光度,评价Maillard反应效果。结果表明:在80~120℃、pH5~10、含水量10%条件下反应2.5h时,Maillard反应达到最大值,反应产物具有明显的大蒜辛辣味,反应物颜色为红棕色(与果糖反应)或桔红色(与葡萄糖反应)。这些结果对于控制大蒜加工品的质量与风味有参考价值。
2006年07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河川;2006年07期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河川;2006年07期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黄明泉;孙宝国;田红玉;郑福平;
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氢化钠的作用下,1-烷硫基-2-丁醇类化合物与碘甲烷回流反应3~4h,得到6种2-甲氧基丁基烷硫醚类化合物,分别是2-甲氧基丁基乙硫醚、2-甲氧基丁基丙硫醚、2-甲氧基丁基丁硫醚、2-甲氧基丁基己硫醚、2-甲氧基丁基辛硫醚、2-甲氧基丁基糠硫醚。经IR、GC-MS、1HNMR分析确证了以上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2-甲氧基丁基烷硫醚类化合物一般具有甜味、蔬菜、葱蒜和萝卜香气。
2006年07期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王立党;赵美宁;胡莹;
通过对市场上鸡蛋销售包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外的鸡蛋包销售包装已较为普遍,而我国的鸡蛋销售包装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包装简陋、携带性不好、不美观等。为改善我国鸡蛋销售包装上的不足,满足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提出了几种鸡蛋销售包装,并利用AutoCAD、CorelDRAW、Photoshop等系列软件,从鸡蛋销售包装的结构、装潢、造型进行了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2006年07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王立党;赵美宁;胡莹;
通过对市场上鸡蛋销售包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外的鸡蛋包销售包装已较为普遍,而我国的鸡蛋销售包装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包装简陋、携带性不好、不美观等。为改善我国鸡蛋销售包装上的不足,满足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提出了几种鸡蛋销售包装,并利用AutoCAD、CorelDRAW、Photoshop等系列软件,从鸡蛋销售包装的结构、装潢、造型进行了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2006年07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孙宝国;
介绍了9种食品香味的特征含硫香料化合物,其中2-甲基-3-呋喃硫醇是肉香味、糠硫醇是咖啡和芝麻油香味、二烯丙基二硫醚是大蒜香味、二丙基二硫醚是洋葱香味、2-异丁基噻唑是番茄香味、3-甲硫基丙醛是马铃薯香味、2-甲基-5-甲硫基吡嗪是榛子香味、3-甲硫基丙酸甲酯是菠萝香味、1-对-烯-8-硫醇是圆柚香味的特征含硫香料化合物。孟艹
2006年07期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黄为峰;
“LL”湿方便面作为新一代绿色健康面制品,受到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本文介绍了LL湿方便面及其生产工艺流程、LL-4200型湿方便面生产线、生产线设计原理和制造水平,阐述了LL湿方便面的前景,LL-4200型湿方便面生产线在设计、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006年07期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黄为峰;
“LL”湿方便面作为新一代绿色健康面制品,受到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本文介绍了LL湿方便面及其生产工艺流程、LL-4200型湿方便面生产线、生产线设计原理和制造水平,阐述了LL湿方便面的前景,LL-4200型湿方便面生产线在设计、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006年07期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许招会;廖维林;黄宜祥;陈德锴;
以铁钾盐加合物为催化剂,通过香兰素与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考察了铁钾盐加合物的催化活性,研究了醛醇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稳定性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钾盐加合物是合成香兰素与1,2-丙二醇的理想催化剂,其较优反应条件为:香兰素0.1mol、n(香兰素)/n(1,2-丙二醇)=1.0/2.4(mol/mol),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16mL苯带水剂,回流反应3.0h,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6.0%以上。
2006年07期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邹英昭;于江虹;
介绍了食品乳化剂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重点综述了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法、无溶剂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等不同的合成方法,并对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发展作出了建议。
2006年07期 178-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邹英昭;于江虹;
介绍了食品乳化剂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重点综述了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法、无溶剂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等不同的合成方法,并对蔗糖酯和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发展作出了建议。
2006年07期 178-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张换平;杜慧;李安林;
利用(NH4)2SO4的脱水作用,用乙醇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考察了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包括预处理、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番茄用量为5g时,用1.5g(NH4)2SO4及适量乙醇预处理后,用4mL乙醇在pH9的条件下浸提20min。
2006年07期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黄明泉;孙宝国;田红玉;郑福平;
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氢化钠的作用下,1-烷硫基-2-丁醇类化合物与碘甲烷回流反应3~4h,得到6种2-甲氧基丁基烷硫醚类化合物,分别是2-甲氧基丁基乙硫醚、2-甲氧基丁基丙硫醚、2-甲氧基丁基丁硫醚、2-甲氧基丁基己硫醚、2-甲氧基丁基辛硫醚、2-甲氧基丁基糠硫醚。经IR、GC-MS、1HNMR分析确证了以上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2-甲氧基丁基烷硫醚类化合物一般具有甜味、蔬菜、葱蒜和萝卜香气。
2006年07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黄明泉;孙宝国;田红玉;郑福平;
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氢化钠的作用下,1-烷硫基-2-丁醇类化合物与碘甲烷回流反应3~4h,得到6种2-甲氧基丁基烷硫醚类化合物,分别是2-甲氧基丁基乙硫醚、2-甲氧基丁基丙硫醚、2-甲氧基丁基丁硫醚、2-甲氧基丁基己硫醚、2-甲氧基丁基辛硫醚、2-甲氧基丁基糠硫醚。经IR、GC-MS、1HNMR分析确证了以上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2-甲氧基丁基烷硫醚类化合物一般具有甜味、蔬菜、葱蒜和萝卜香气。
2006年07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蒋新龙;蒋益花;
应用微波技术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Duncan法检验,确立了火棘中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产率。结果表明,用1∶6(g/mL)的70%乙醇水溶液、微波功率684W、提取时间为60s、提取次数3次,提取效率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79.7%,产率为2.7%。与溶剂浸提法相比,微波法提取每次提取时间由1h减小为60s,提取率从67.4%增加到79.7%。
2006年07期 182-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孙宝国;
介绍了9种食品香味的特征含硫香料化合物,其中2-甲基-3-呋喃硫醇是肉香味、糠硫醇是咖啡和芝麻油香味、二烯丙基二硫醚是大蒜香味、二丙基二硫醚是洋葱香味、2-异丁基噻唑是番茄香味、3-甲硫基丙醛是马铃薯香味、2-甲基-5-甲硫基吡嗪是榛子香味、3-甲硫基丙酸甲酯是菠萝香味、1-对-烯-8-硫醇是圆柚香味的特征含硫香料化合物。孟艹
2006年07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孙宝国;
介绍了9种食品香味的特征含硫香料化合物,其中2-甲基-3-呋喃硫醇是肉香味、糠硫醇是咖啡和芝麻油香味、二烯丙基二硫醚是大蒜香味、二丙基二硫醚是洋葱香味、2-异丁基噻唑是番茄香味、3-甲硫基丙醛是马铃薯香味、2-甲基-5-甲硫基吡嗪是榛子香味、3-甲硫基丙酸甲酯是菠萝香味、1-对-烯-8-硫醇是圆柚香味的特征含硫香料化合物。孟艹
2006年07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胡长海;曾凌;
根据仙人掌、小米和糙米的加工特性,经科学研究制得风味好、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米饮品。
2006年07期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许招会;廖维林;黄宜祥;陈德锴;
以铁钾盐加合物为催化剂,通过香兰素与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考察了铁钾盐加合物的催化活性,研究了醛醇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稳定性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钾盐加合物是合成香兰素与1,2-丙二醇的理想催化剂,其较优反应条件为:香兰素0.1mol、n(香兰素)/n(1,2-丙二醇)=1.0/2.4(mol/mol),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16mL苯带水剂,回流反应3.0h,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6.0%以上。
2006年07期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许招会;廖维林;黄宜祥;陈德锴;
以铁钾盐加合物为催化剂,通过香兰素与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考察了铁钾盐加合物的催化活性,研究了醛醇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稳定性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钾盐加合物是合成香兰素与1,2-丙二醇的理想催化剂,其较优反应条件为:香兰素0.1mol、n(香兰素)/n(1,2-丙二醇)=1.0/2.4(mol/mol),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16mL苯带水剂,回流反应3.0h,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6.0%以上。
2006年07期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王淑欣;赵增霞;
通过对芦荟品种、芦荟加工的温度和时间、芦荟添加量的研究,发现了不同芦荟品种、不同芦荟加工工艺和不同添加量对芦荟保健酒有效成分有直接的影响。经试验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
2006年07期 189-190+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张换平;杜慧;李安林;
利用(NH4)2SO4的脱水作用,用乙醇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考察了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包括预处理、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番茄用量为5g时,用1.5g(NH4)2SO4及适量乙醇预处理后,用4mL乙醇在pH9的条件下浸提20min。
2006年07期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张换平;杜慧;李安林;
利用(NH4)2SO4的脱水作用,用乙醇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考察了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包括预处理、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番茄用量为5g时,用1.5g(NH4)2SO4及适量乙醇预处理后,用4mL乙醇在pH9的条件下浸提20min。
2006年07期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申晓琳;李琰;李群英;程刚;
研究以葛根和鲜乳为主要原料,先将葛根用水浸提得到葛根汁,鲜乳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然后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进行均质、杀菌等工艺,研制出风味独特的保健型复合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对稳定剂的复配及使用量、均质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2006年07期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蒋新龙;蒋益花;
应用微波技术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Duncan法检验,确立了火棘中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产率。结果表明,用1∶6(g/mL)的70%乙醇水溶液、微波功率684W、提取时间为60s、提取次数3次,提取效率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79.7%,产率为2.7%。与溶剂浸提法相比,微波法提取每次提取时间由1h减小为60s,提取率从67.4%增加到79.7%。
2006年07期 193-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蒋新龙;蒋益花;
应用微波技术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Duncan法检验,确立了火棘中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产率。结果表明,用1∶6(g/mL)的70%乙醇水溶液、微波功率684W、提取时间为60s、提取次数3次,提取效率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79.7%,产率为2.7%。与溶剂浸提法相比,微波法提取每次提取时间由1h减小为60s,提取率从67.4%增加到79.7%。
2006年07期 193-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魏振承;徐志宏;池建伟;张名位;孙玲;张雁;李健雄;
研究了影响高蛋白全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加工营养液的最佳工艺和配方。得到的高蛋白全营养液呈淡褐色,均匀,无分层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后无上浮,口感良好,无豆腥味。高蛋白全营养液所含各种营养成分比例适当,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比例合理,可口服或管饲,能满足病人各种营养需要。
2006年07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胡长海;曾凌;
根据仙人掌、小米和糙米的加工特性,经科学研究制得风味好、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米饮品。
2006年07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胡长海;曾凌;
根据仙人掌、小米和糙米的加工特性,经科学研究制得风味好、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米饮品。
2006年07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王锐平;陈雪峰;雷学锋;王小斌;
大枣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我国药食兼用的食品之一,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试验采用冷冻干燥法进行大枣粉的加工,并与其它不同干燥方法所加工的产品进行简单比较。试验证明,冷冻干燥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2006年07期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王淑欣;赵增霞;
通过对芦荟品种、芦荟加工的温度和时间、芦荟添加量的研究,发现了不同芦荟品种、不同芦荟加工工艺和不同添加量对芦荟保健酒有效成分有直接的影响。经试验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
2006年07期 200-20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王淑欣;赵增霞;
通过对芦荟品种、芦荟加工的温度和时间、芦荟添加量的研究,发现了不同芦荟品种、不同芦荟加工工艺和不同添加量对芦荟保健酒有效成分有直接的影响。经试验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
2006年07期 200-20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吴定;刘长鹏;高瑀珑;周建新;袁建;姚明兰;白莹;
用于提取麦胚油的麦胚最适宜颗粒为40目。麦胚用微波90s稳定可以获得满意结果。采用少孢根霉发酵液,最适宜料液比为1∶4,最适宜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为在pH5.5、60℃时,催化水解6h。酶解出油率最高达到73%。
2006年07期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申晓琳;李琰;李群英;程刚;
研究以葛根和鲜乳为主要原料,先将葛根用水浸提得到葛根汁,鲜乳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然后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进行均质、杀菌等工艺,研制出风味独特的保健型复合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对稳定剂的复配及使用量、均质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2006年07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申晓琳;李琰;李群英;程刚;
研究以葛根和鲜乳为主要原料,先将葛根用水浸提得到葛根汁,鲜乳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然后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进行均质、杀菌等工艺,研制出风味独特的保健型复合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对稳定剂的复配及使用量、均质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2006年07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魏决;郭玉蓉;金小培;刘晨;赵敏;
分别以乙醚、丙酮、丙酮-乙醇、正己烷对燕麦进行萃取,对所得油脂进行酸价、碘价、皂化值、不皂化物、色泽、熔点等理化性质的测定,同时对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
2006年07期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魏振承;徐志宏;池建伟;张名位;孙玲;张雁;李健雄;
研究了影响高蛋白全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加工营养液的最佳工艺和配方。得到的高蛋白全营养液呈淡褐色,均匀,无分层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后无上浮,口感良好,无豆腥味。高蛋白全营养液所含各种营养成分比例适当,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比例合理,可口服或管饲,能满足病人各种营养需要。
2006年07期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魏振承;徐志宏;池建伟;张名位;孙玲;张雁;李健雄;
研究了影响高蛋白全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加工营养液的最佳工艺和配方。得到的高蛋白全营养液呈淡褐色,均匀,无分层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后无上浮,口感良好,无豆腥味。高蛋白全营养液所含各种营养成分比例适当,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比例合理,可口服或管饲,能满足病人各种营养需要。
2006年07期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王小伟;侯彩云;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色度学原理的面粉添加剂混合均匀度的检测方法。利用硫氰酸钾在酸性环境下与Fe3+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用MPS-FE1.0检测系统对显色后的图片进行分析表明:面粉用量大于6g,显色剂用量2.0mL,灰度值取90时,可得到较稳定的测定结果。此条件下,NaFeEDTA强化量小于25mg/kg的面粉C值与Fe3+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2值可达0.9507。对同种样品分别用C值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结果基本一致。
2006年07期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王锐平;陈雪峰;雷学锋;王小斌;
大枣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我国药食兼用的食品之一,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试验采用冷冻干燥法进行大枣粉的加工,并与其它不同干燥方法所加工的产品进行简单比较。试验证明,冷冻干燥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2006年07期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王锐平;陈雪峰;雷学锋;王小斌;
大枣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我国药食兼用的食品之一,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试验采用冷冻干燥法进行大枣粉的加工,并与其它不同干燥方法所加工的产品进行简单比较。试验证明,冷冻干燥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2006年07期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周璐;邵景东;王卫东;
对出口小麦淀粉企业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防止在检验过程中产生质量隐患。对2005年1~4月份间出口的小麦淀粉抽取水分、灰分、二氧化硫等项目的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发现第18组水分数据失控,发现灰分数据从第10组起连续5个数据有位移的倾向。对于实施过程检验的企业,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控制的同时,更要对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真正有效地保证检验工作质量。
2006年07期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吴定;刘长鹏;高瑀珑;周建新;袁建;姚明兰;白莹;
用于提取麦胚油的麦胚最适宜颗粒为40目。麦胚用微波90s稳定可以获得满意结果。采用少孢根霉发酵液,最适宜料液比为1∶4,最适宜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为在pH5.5、60℃时,催化水解6h。酶解出油率最高达到73%。
2006年07期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张红兵;赵士豪;马同锁;郭红民;
用含有150mg/LNa2SeO3的培养基对灵芝进行富硒培养,收集菌体后用水浸提取汁,按比例加入到挂面配料中,所得的挂面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药食同源的效果。
2006年07期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吴定;刘长鹏;高瑀珑;周建新;袁建;姚明兰;白莹;
用于提取麦胚油的麦胚最适宜颗粒为40目。麦胚用微波90s稳定可以获得满意结果。采用少孢根霉发酵液,最适宜料液比为1∶4,最适宜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为在pH5.5、60℃时,催化水解6h。酶解出油率最高达到73%。
2006年07期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魏决;郭玉蓉;金小培;刘晨;赵敏;
分别以乙醚、丙酮、丙酮-乙醇、正己烷对燕麦进行萃取,对所得油脂进行酸价、碘价、皂化值、不皂化物、色泽、熔点等理化性质的测定,同时对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
2006年07期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周德红;郑为完;石燕;李积华;
为测定月见草油微胶囊粉末油脂中油脂过氧化值,比较了碱性乙醚法、机械研磨法、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的优劣,结果表明:碱性乙醚法提油率虽高(94.69%),但测得的POV值与原料油相比偏高很多,明显失真;机械研磨法提油率偏低(40.68%),且不稳定,不宜采用;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率居中(59.63%),重现性好,精确度高,POV测定值与原料油最接近;试验还表明超声振荡时间以3min为宜。
2006年07期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魏决;郭玉蓉;金小培;刘晨;赵敏;
分别以乙醚、丙酮、丙酮-乙醇、正己烷对燕麦进行萃取,对所得油脂进行酸价、碘价、皂化值、不皂化物、色泽、熔点等理化性质的测定,同时对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
2006年07期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王小伟;侯彩云;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色度学原理的面粉添加剂混合均匀度的检测方法。利用硫氰酸钾在酸性环境下与Fe3+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用MPS-FE1.0检测系统对显色后的图片进行分析表明:面粉用量大于6g,显色剂用量2.0mL,灰度值取90时,可得到较稳定的测定结果。此条件下,NaFeEDTA强化量小于25mg/kg的面粉C值与Fe3+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2值可达0.9507。对同种样品分别用C值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结果基本一致。
2006年07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王小伟;侯彩云;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色度学原理的面粉添加剂混合均匀度的检测方法。利用硫氰酸钾在酸性环境下与Fe3+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用MPS-FE1.0检测系统对显色后的图片进行分析表明:面粉用量大于6g,显色剂用量2.0mL,灰度值取90时,可得到较稳定的测定结果。此条件下,NaFeEDTA强化量小于25mg/kg的面粉C值与Fe3+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2值可达0.9507。对同种样品分别用C值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结果基本一致。
2006年07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刘红梅;侯文龙;鲁勖琳;
在pH2.53的氨基乙酸-HCl缓冲体系中,Fe3+对H2O2氧化2,4-二氨基苯酚(DAP)褪色具有催化作用。F-离子与Fe3+形成的稳定配离子[FeF6]3-可抑制褪色作用,抑制作用与F-量呈线性相关。由此建立催化抑制光度法测量微量F-的方法。结果显示,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5L/mol·cm,氟含量在9.0mg/L以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选择性好,用于测定桑叶中的氟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2006年07期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周璐;邵景东;王卫东;
对出口小麦淀粉企业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防止在检验过程中产生质量隐患。对2005年1~4月份间出口的小麦淀粉抽取水分、灰分、二氧化硫等项目的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发现第18组水分数据失控,发现灰分数据从第10组起连续5个数据有位移的倾向。对于实施过程检验的企业,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控制的同时,更要对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真正有效地保证检验工作质量。
2006年07期 22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周璐;邵景东;王卫东;
对出口小麦淀粉企业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防止在检验过程中产生质量隐患。对2005年1~4月份间出口的小麦淀粉抽取水分、灰分、二氧化硫等项目的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发现第18组水分数据失控,发现灰分数据从第10组起连续5个数据有位移的倾向。对于实施过程检验的企业,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控制的同时,更要对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真正有效地保证检验工作质量。
2006年07期 22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张齐;蔡明招;朱志鑫;
近年来,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危害食品安全的问题倍受关注,在检测过程中,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直接影响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加速溶剂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新技术进行了评述,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的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2006年07期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张红兵;赵士豪;马同锁;郭红民;
用含有150mg/LNa2SeO3的培养基对灵芝进行富硒培养,收集菌体后用水浸提取汁,按比例加入到挂面配料中,所得的挂面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药食同源的效果。
2006年07期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张红兵;赵士豪;马同锁;郭红民;
用含有150mg/LNa2SeO3的培养基对灵芝进行富硒培养,收集菌体后用水浸提取汁,按比例加入到挂面配料中,所得的挂面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药食同源的效果。
2006年07期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李雪琴;苗笑亮;郝莉花;苏亮;
通过分析用HPLC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国家标准GB/T5009.29-2003和行业标准SB/T10389-2004,发现2种方法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前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的HPLC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前处理方法——蒸馏法。此法利用山梨酸或其盐在酸性条件下能随水蒸气一同蒸发的特点,在磷酸存在的条件下,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样品特别是固体或者半固体样品中的防腐剂山梨酸蒸馏出来,从而达到了固体样品中的山梨酸与干扰物质分离的目的。样品前处理简便快捷,干扰物少,对色谱柱的污染少。在此基础上,以0.02mol/L甲醇和乙酸铵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30nm条件下测定馏出液中山梨酸含量。结果显示:蒸馏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7%,明显高于使用标准方法所得的平均回收率88.2%。
2006年07期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周德红;郑为完;石燕;李积华;
为测定月见草油微胶囊粉末油脂中油脂过氧化值,比较了碱性乙醚法、机械研磨法、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的优劣,结果表明:碱性乙醚法提油率虽高(94.69%),但测得的POV值与原料油相比偏高很多,明显失真;机械研磨法提油率偏低(40.68%),且不稳定,不宜采用;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率居中(59.63%),重现性好,精确度高,POV测定值与原料油最接近;试验还表明超声振荡时间以3min为宜。
2006年07期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周德红;郑为完;石燕;李积华;
为测定月见草油微胶囊粉末油脂中油脂过氧化值,比较了碱性乙醚法、机械研磨法、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的优劣,结果表明:碱性乙醚法提油率虽高(94.69%),但测得的POV值与原料油相比偏高很多,明显失真;机械研磨法提油率偏低(40.68%),且不稳定,不宜采用;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率居中(59.63%),重现性好,精确度高,POV测定值与原料油最接近;试验还表明超声振荡时间以3min为宜。
2006年07期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刘红梅;侯文龙;鲁勖琳;
在pH2.53的氨基乙酸-HCl缓冲体系中,Fe3+对H2O2氧化2,4-二氨基苯酚(DAP)褪色具有催化作用。F-离子与Fe3+形成的稳定配离子[FeF6]3-可抑制褪色作用,抑制作用与F-量呈线性相关。由此建立催化抑制光度法测量微量F-的方法。结果显示,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5L/mol·cm,氟含量在9.0mg/L以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选择性好,用于测定桑叶中的氟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2006年07期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刘红梅;侯文龙;鲁勖琳;
在pH2.53的氨基乙酸-HCl缓冲体系中,Fe3+对H2O2氧化2,4-二氨基苯酚(DAP)褪色具有催化作用。F-离子与Fe3+形成的稳定配离子[FeF6]3-可抑制褪色作用,抑制作用与F-量呈线性相关。由此建立催化抑制光度法测量微量F-的方法。结果显示,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5L/mol·cm,氟含量在9.0mg/L以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选择性好,用于测定桑叶中的氟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2006年07期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姜波;关紫烽;范圣第;王艳颖;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快速鉴别了两种不同品质的海参,结果表明,优质海参与劣质海参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区别,利用谱图峰的波数位置及谱峰强度可鉴别海参质量的优劣。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用样品量少等特点。
2006年07期 23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河川;2006年07期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张齐;蔡明招;朱志鑫;
近年来,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危害食品安全的问题倍受关注,在检测过程中,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直接影响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加速溶剂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新技术进行了评述,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的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2006年07期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张齐;蔡明招;朱志鑫;
近年来,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危害食品安全的问题倍受关注,在检测过程中,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直接影响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加速溶剂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新技术进行了评述,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的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2006年07期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邢淑婕;张宇航;陈福生;
间接竞争ELISA分析了自制抗土霉素抗体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得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好,和其它结构相似或相近物质的交叉反应率较低。对蜂蜜中土霉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它们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以自制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对蜂蜜中土霉素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所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土霉素的检测范围为5~200ng/mL,相关系数r为0.9951,在此范围内对人工污染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07.0%。
2006年07期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李雪琴;苗笑亮;郝莉花;苏亮;
通过分析用HPLC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国家标准GB/T5009.29-2003和行业标准SB/T10389-2004,发现2种方法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前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的HPLC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前处理方法——蒸馏法。此法利用山梨酸或其盐在酸性条件下能随水蒸气一同蒸发的特点,在磷酸存在的条件下,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样品特别是固体或者半固体样品中的防腐剂山梨酸蒸馏出来,从而达到了固体样品中的山梨酸与干扰物质分离的目的。样品前处理简便快捷,干扰物少,对色谱柱的污染少。在此基础上,以0.02mol/L甲醇和乙酸铵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30nm条件下测定馏出液中山梨酸含量。结果显示:蒸馏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7%,明显高于使用标准方法所得的平均回收率88.2%。
2006年07期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李雪琴;苗笑亮;郝莉花;苏亮;
通过分析用HPLC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国家标准GB/T5009.29-2003和行业标准SB/T10389-2004,发现2种方法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前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的HPLC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前处理方法——蒸馏法。此法利用山梨酸或其盐在酸性条件下能随水蒸气一同蒸发的特点,在磷酸存在的条件下,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样品特别是固体或者半固体样品中的防腐剂山梨酸蒸馏出来,从而达到了固体样品中的山梨酸与干扰物质分离的目的。样品前处理简便快捷,干扰物少,对色谱柱的污染少。在此基础上,以0.02mol/L甲醇和乙酸铵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30nm条件下测定馏出液中山梨酸含量。结果显示:蒸馏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7%,明显高于使用标准方法所得的平均回收率88.2%。
2006年07期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张建华;张芳娟;孙永会;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涂有矿物油和过期植物油的大米所加工制成的米线进行了油脂的萃取和红外光谱鉴别试验,此检验方法简便实用,结果准确。
2006年07期 236-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唐蕊;李学成;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苹果汁中Vc的含量。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1mol/L磷酸氢二氨溶液(pH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8.50%~101.50%,变异系数为2.24%.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苹果汁的抗氧化性能.
2006年07期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高天海;2006年07期 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姜波;关紫烽;范圣第;王艳颖;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快速鉴别了两种不同品质的海参,结果表明,优质海参与劣质海参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区别,利用谱图峰的波数位置及谱峰强度可鉴别海参质量的优劣。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用样品量少等特点。
2006年07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姜波;关紫烽;范圣第;王艳颖;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快速鉴别了两种不同品质的海参,结果表明,优质海参与劣质海参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区别,利用谱图峰的波数位置及谱峰强度可鉴别海参质量的优劣。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用样品量少等特点。
2006年07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许琦;
研究甲醇溶剂提取芹菜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和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实验条件,并使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甲醇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3,即以90mL的80%甲醇回流2h。光度法在2~100μg/mL测定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A=0.025+0.035C(μg/mL),线性关系良好,变异系数为2.98%~5.48%,回收率为96.8%~102.6%。最低检测限为1μg/mL。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具有一定的测试准确度和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2006年07期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河川;2006年07期 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河川;2006年07期 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邢淑婕;张宇航;陈福生;
间接竞争ELISA分析了自制抗土霉素抗体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得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好,和其它结构相似或相近物质的交叉反应率较低。对蜂蜜中土霉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它们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以自制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对蜂蜜中土霉素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所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土霉素的检测范围为5~200ng/mL,相关系数r为0.9951,在此范围内对人工污染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07.0%。
2006年07期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邢淑婕;张宇航;陈福生;
间接竞争ELISA分析了自制抗土霉素抗体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得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好,和其它结构相似或相近物质的交叉反应率较低。对蜂蜜中土霉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它们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以自制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对蜂蜜中土霉素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所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土霉素的检测范围为5~200ng/mL,相关系数r为0.9951,在此范围内对人工污染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07.0%。
2006年07期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小文;2006年07期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黄雷芳;陈波;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芦笋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60∶4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等方法对提取的芦丁进行了定性、定量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75℃条件下用25倍的75%乙醇浸提5h,提取效果最好,浸提率为78.7%,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83%,测定的标准偏差为5.273×10-3,其变异系数为1.25%。
2006年07期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张建华;张芳娟;孙永会;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涂有矿物油和过期植物油的大米所加工制成的米线进行了油脂的萃取和红外光谱鉴别试验,此检验方法简便实用,结果准确。
2006年07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张建华;张芳娟;孙永会;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涂有矿物油和过期植物油的大米所加工制成的米线进行了油脂的萃取和红外光谱鉴别试验,此检验方法简便实用,结果准确。
2006年07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武文斌;蒋春辉;白小芳;
今天的磨粉实验室在许多方面面临挑战,快速分析是工艺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更多地产品质量信息和产品开发信息为生产高质量的面粉服务。文章主要叙述了国外磨粉实验室过去的分析仪器和目前新的测试仪器的性能和使用等情况,如布拉班德面粉试验仪、图像处理技术、NIR近红外线技术、面团LAB仪和Mixolab仪等新的仪器和技术。
2006年07期 248-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唐蕊;李学成;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苹果汁中Vc的含量。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1mol/L磷酸氢二氨溶液(pH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8.50%~101.50%,变异系数为2.24%.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苹果汁的抗氧化性能.
2006年07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唐蕊;李学成;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苹果汁中Vc的含量。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1mol/L磷酸氢二氨溶液(pH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8.50%~101.50%,变异系数为2.24%.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苹果汁的抗氧化性能.
2006年07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高天海;2006年07期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小文;2006年07期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高天海;2006年07期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许琦;
研究甲醇溶剂提取芹菜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和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实验条件,并使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甲醇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3,即以90mL的80%甲醇回流2h。光度法在2~100μg/mL测定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A=0.025+0.035C(μg/mL),线性关系良好,变异系数为2.98%~5.48%,回收率为96.8%~102.6%。最低检测限为1μg/mL。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具有一定的测试准确度和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2006年07期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伍小红;李建科;惠伟;
臭氧的杀菌能力是氯的3倍、杀菌速度比氯快300~600倍,且无残留,是极具潜力的食品“冷杀菌”保鲜技术,非常适合果蔬的杀菌、保鲜。用0.57mg/L、1.17mg/L的臭氧水清洗处理红富士苹果10min,通过对苹果的臭氧处理,结果表明,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贮藏效果明显优于未采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中,浓度为1.17mg/L的臭氧水处理后的苹果,各项贮藏指标显示该处理的贮藏效果较好。
2006年07期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许琦;
研究甲醇溶剂提取芹菜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和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实验条件,并使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甲醇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3,即以90mL的80%甲醇回流2h。光度法在2~100μg/mL测定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A=0.025+0.035C(μg/mL),线性关系良好,变异系数为2.98%~5.48%,回收率为96.8%~102.6%。最低检测限为1μg/mL。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具有一定的测试准确度和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2006年07期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小文;2006年07期 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小文;2006年07期 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黄雷芳;陈波;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芦笋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60∶4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等方法对提取的芦丁进行了定性、定量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75℃条件下用25倍的75%乙醇浸提5h,提取效果最好,浸提率为78.7%,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83%,测定的标准偏差为5.273×10-3,其变异系数为1.25%。
2006年07期 25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黄雪松;焦建;杨爱华;
为了减少鲜切荸荠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采用L9(34)正交表筛选亚硫酸钠、柠檬酸、Vc、白砂糖等抑制褐变的护色剂,比较柠檬酸、葡萄糖酸内酯、乳酸等食用酸对褐变和风味的作用,探讨室温和冰箱存放温度对褐变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c是较好的护色剂,葡萄糖酸内酯用作护色剂时兼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鲜切荸荠在2~4℃冰箱中可以存放10d以上。综合采用这些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延迟褐变,并使鲜切荸荠具有较长的货架期。
2006年07期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黄雷芳;陈波;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芦笋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60∶4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等方法对提取的芦丁进行了定性、定量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75℃条件下用25倍的75%乙醇浸提5h,提取效果最好,浸提率为78.7%,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83%,测定的标准偏差为5.273×10-3,其变异系数为1.25%。
2006年07期 25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汪跃华;林银凤;李军;林丽超;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能降解乙烯、乙醇等有害气体,较常用于果蔬上的保鲜。台湾青枣(ZizyphusmauritianaLam.)经臭氧和山梨酸钾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保鲜,结果表明处理2用3×10-6的臭氧处理后,台湾青枣果实的贮藏有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提高了好果率,第6天处理2有一个峰值为15.34CO2mg/kg·h,呼吸强度高峰比其他处理低;延缓了果实硬度,减缓了Vc含量的下降,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2006年07期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武文斌;蒋春辉;白小芳;
今天的磨粉实验室在许多方面面临挑战,快速分析是工艺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更多地产品质量信息和产品开发信息为生产高质量的面粉服务。文章主要叙述了国外磨粉实验室过去的分析仪器和目前新的测试仪器的性能和使用等情况,如布拉班德面粉试验仪、图像处理技术、NIR近红外线技术、面团LAB仪和Mixolab仪等新的仪器和技术。
2006年07期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武文斌;蒋春辉;白小芳;
今天的磨粉实验室在许多方面面临挑战,快速分析是工艺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更多地产品质量信息和产品开发信息为生产高质量的面粉服务。文章主要叙述了国外磨粉实验室过去的分析仪器和目前新的测试仪器的性能和使用等情况,如布拉班德面粉试验仪、图像处理技术、NIR近红外线技术、面团LAB仪和Mixolab仪等新的仪器和技术。
2006年07期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李亚蕾;杨波;罗瑞明;
以蛋白质得率为目标,综合考虑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NUA-051)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2.281的共生特性及营养竞争,通过木霉发酵产物还原糖对菌体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及发酵条件实验,确立了以酸解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工艺:酸解玉米秸秆150g/L,木霉发酵40h接种酵母2%,(NH4)2SO425.0g/L,KH2PO46g/L、MgSO4·7H2O0.4g/L,通风量为4.5L/L·min为,搅拌转速为600r/min,pH5~6,温度35℃。木霉发酵时间40h,酵母发酵时间24h,发酵总周期64h。
2006年07期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小文;2006年07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小文;2006年07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伍小红;李建科;惠伟;
臭氧的杀菌能力是氯的3倍、杀菌速度比氯快300~600倍,且无残留,是极具潜力的食品“冷杀菌”保鲜技术,非常适合果蔬的杀菌、保鲜。用0.57mg/L、1.17mg/L的臭氧水清洗处理红富士苹果10min,通过对苹果的臭氧处理,结果表明,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贮藏效果明显优于未采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中,浓度为1.17mg/L的臭氧水处理后的苹果,各项贮藏指标显示该处理的贮藏效果较好。
2006年07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伍小红;李建科;惠伟;
臭氧的杀菌能力是氯的3倍、杀菌速度比氯快300~600倍,且无残留,是极具潜力的食品“冷杀菌”保鲜技术,非常适合果蔬的杀菌、保鲜。用0.57mg/L、1.17mg/L的臭氧水清洗处理红富士苹果10min,通过对苹果的臭氧处理,结果表明,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贮藏效果明显优于未采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中,浓度为1.17mg/L的臭氧水处理后的苹果,各项贮藏指标显示该处理的贮藏效果较好。
2006年07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贾艳萍;赵军;魏群;
对橙皮果酱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生产出了具有浓郁橙子风味、酱体均匀细腻、流散性适宜的优质果酱。
2006年07期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黄雪松;焦建;杨爱华;
为了减少鲜切荸荠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采用L9(34)正交表筛选亚硫酸钠、柠檬酸、Vc、白砂糖等抑制褐变的护色剂,比较柠檬酸、葡萄糖酸内酯、乳酸等食用酸对褐变和风味的作用,探讨室温和冰箱存放温度对褐变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c是较好的护色剂,葡萄糖酸内酯用作护色剂时兼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鲜切荸荠在2~4℃冰箱中可以存放10d以上。综合采用这些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延迟褐变,并使鲜切荸荠具有较长的货架期。
2006年07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黄雪松;焦建;杨爱华;
为了减少鲜切荸荠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采用L9(34)正交表筛选亚硫酸钠、柠檬酸、Vc、白砂糖等抑制褐变的护色剂,比较柠檬酸、葡萄糖酸内酯、乳酸等食用酸对褐变和风味的作用,探讨室温和冰箱存放温度对褐变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c是较好的护色剂,葡萄糖酸内酯用作护色剂时兼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鲜切荸荠在2~4℃冰箱中可以存放10d以上。综合采用这些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延迟褐变,并使鲜切荸荠具有较长的货架期。
2006年07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程丽英;程丽彩;何玉秀;
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实验证明:葛根素可以扩张冠脉血管,对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并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等作用。关于葛根素与运动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寥寥可数,对葛根素在运动诱导下机体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及对运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006年07期 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汪跃华;林银凤;李军;林丽超;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能降解乙烯、乙醇等有害气体,较常用于果蔬上的保鲜。台湾青枣(ZizyphusmauritianaLam.)经臭氧和山梨酸钾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保鲜,结果表明处理2用3×10-6的臭氧处理后,台湾青枣果实的贮藏有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提高了好果率,第6天处理2有一个峰值为15.34CO2mg/kg·h,呼吸强度高峰比其他处理低;延缓了果实硬度,减缓了Vc含量的下降,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2006年07期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汪跃华;林银凤;李军;林丽超;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能降解乙烯、乙醇等有害气体,较常用于果蔬上的保鲜。台湾青枣(ZizyphusmauritianaLam.)经臭氧和山梨酸钾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保鲜,结果表明处理2用3×10-6的臭氧处理后,台湾青枣果实的贮藏有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提高了好果率,第6天处理2有一个峰值为15.34CO2mg/kg·h,呼吸强度高峰比其他处理低;延缓了果实硬度,减缓了Vc含量的下降,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2006年07期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安颖;王世宾;
LGG(ATCC53103)是一种专利的鼠李糖乳杆菌,由两位美国教授从健康人体内分离而得,也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功能性方面,LGG具有显著的平衡和改善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过敏、结合并排除毒素、预防龋齿等功能。此外,作为一种益生菌,LGG还具有耐胃酸、耐胆汁、可定殖于人体肠道、产品保质期内活菌数保持恒定等优点。LGG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和医药品。在乳制品中主要应用酸奶、牛奶、新鲜干酪、硬质干酪、婴儿食品、乳饮料等产品中。
2006年07期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李亚蕾;杨波;罗瑞明;
以蛋白质得率为目标,综合考虑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NUA-051)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2.281的共生特性及营养竞争,通过木霉发酵产物还原糖对菌体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及发酵条件实验,确立了以酸解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工艺:酸解玉米秸秆150g/L,木霉发酵40h接种酵母2%,(NH4)2SO425.0g/L,KH2PO46g/L、MgSO4·7H2O0.4g/L,通风量为4.5L/L·min为,搅拌转速为600r/min,pH5~6,温度35℃。木霉发酵时间40h,酵母发酵时间24h,发酵总周期64h。
2006年07期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李亚蕾;杨波;罗瑞明;
以蛋白质得率为目标,综合考虑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NUA-051)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2.281的共生特性及营养竞争,通过木霉发酵产物还原糖对菌体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及发酵条件实验,确立了以酸解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工艺:酸解玉米秸秆150g/L,木霉发酵40h接种酵母2%,(NH4)2SO425.0g/L,KH2PO46g/L、MgSO4·7H2O0.4g/L,通风量为4.5L/L·min为,搅拌转速为600r/min,pH5~6,温度35℃。木霉发酵时间40h,酵母发酵时间24h,发酵总周期64h。
2006年07期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邓胜国;邓泽元;黄丽;
以AB-8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采用DPPH法、硫氰酸铁(FTC)法及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和评价荷叶黄酮的抗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荷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能有效抑制亚油酸的氧化。浓度为0.30mg/mL荷叶黄酮溶液的抗氧化性能可和0.01%的BHT相媲美。
2006年07期 274-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贾艳萍;赵军;魏群;
对橙皮果酱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生产出了具有浓郁橙子风味、酱体均匀细腻、流散性适宜的优质果酱。
2006年07期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贾艳萍;赵军;魏群;
对橙皮果酱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生产出了具有浓郁橙子风味、酱体均匀细腻、流散性适宜的优质果酱。
2006年07期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方利英;刘宏茂;许又凯;
以螺旋藻和紫菜作为参照对西双版纳几种食用藻类(刚毛藻、水绵、鱼子菜)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作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元素丰富,Mn在所有样品中含量都非常高,矿物质含量刚毛藻类>紫菜>鱼子菜>螺旋藻>水绵类;各藻的总氨基酸含量略低于螺旋藻而大于等于紫菜,刚毛藻和水绵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螺旋藻和紫菜;各样品鲜味氨基酸百分比差异不大(39.62%~43.99%)。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和对口感的满足,而且资源丰富,是潜在的良好食品或饲料资源。
2006年07期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程丽英;程丽彩;何玉秀;
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实验证明:葛根素可以扩张冠脉血管,对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并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等作用。关于葛根素与运动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寥寥可数,对葛根素在运动诱导下机体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及对运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006年07期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程丽英;程丽彩;何玉秀;
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实验证明:葛根素可以扩张冠脉血管,对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并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等作用。关于葛根素与运动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寥寥可数,对葛根素在运动诱导下机体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及对运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006年07期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李玉萍;苏虎;周春丽;苏伟;许杨;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天然资源防治糖尿病的功能因子及其降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研发功能食品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07期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安颖;王世宾;
LGG(ATCC53103)是一种专利的鼠李糖乳杆菌,由两位美国教授从健康人体内分离而得,也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功能性方面,LGG具有显著的平衡和改善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过敏、结合并排除毒素、预防龋齿等功能。此外,作为一种益生菌,LGG还具有耐胃酸、耐胆汁、可定殖于人体肠道、产品保质期内活菌数保持恒定等优点。LGG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和医药品。在乳制品中主要应用酸奶、牛奶、新鲜干酪、硬质干酪、婴儿食品、乳饮料等产品中。
2006年07期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高天海;2006年07期 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安颖;王世宾;
LGG(ATCC53103)是一种专利的鼠李糖乳杆菌,由两位美国教授从健康人体内分离而得,也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功能性方面,LGG具有显著的平衡和改善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过敏、结合并排除毒素、预防龋齿等功能。此外,作为一种益生菌,LGG还具有耐胃酸、耐胆汁、可定殖于人体肠道、产品保质期内活菌数保持恒定等优点。LGG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和医药品。在乳制品中主要应用酸奶、牛奶、新鲜干酪、硬质干酪、婴儿食品、乳饮料等产品中。
2006年07期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回瑞华;侯冬岩;刘晓媛;李学成;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不同品种黄瓜中脂肪酸进行了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由水黄瓜﹑旱黄瓜和水果黄瓜中分别分离鉴定出11种﹑5种和11种脂肪酸,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化学成分均为:9,12-十八碳二烯酸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
2006年07期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邓胜国;邓泽元;黄丽;
以AB-8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采用DPPH法、硫氰酸铁(FTC)法及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和评价荷叶黄酮的抗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荷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能有效抑制亚油酸的氧化。浓度为0.30mg/mL荷叶黄酮溶液的抗氧化性能可和0.01%的BHT相媲美。
2006年07期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邓胜国;邓泽元;黄丽;
以AB-8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采用DPPH法、硫氰酸铁(FTC)法及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和评价荷叶黄酮的抗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荷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能有效抑制亚油酸的氧化。浓度为0.30mg/mL荷叶黄酮溶液的抗氧化性能可和0.01%的BHT相媲美。
2006年07期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河川;2006年07期 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袁怀波;刘文宏;张英;陈宗道;
以花生蛋白经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所得的消化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可溶性铅离子含量与Pb2+加入量、Ca2+加入、Fe2+加入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胃液消化物中可溶性花生蛋白的量是随Pb2+浓度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在胰液消化物中可溶性花生蛋白的量是随加铅量增加而递减;Ca2+的加入降低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物与Pb2+的结合量。Fe2+促进Pb2+与胃液消化物的结合,但Fe2+降低Pb2+与胰液消化物的结合。实验结论为花生蛋白经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可影响Pb2+的结合形态,其与Pb2+的结合能力和Pb2+浓度、Ca2+、Fe2+的存在有关。
2006年07期 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方利英;刘宏茂;许又凯;
以螺旋藻和紫菜作为参照对西双版纳几种食用藻类(刚毛藻、水绵、鱼子菜)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作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元素丰富,Mn在所有样品中含量都非常高,矿物质含量刚毛藻类>紫菜>鱼子菜>螺旋藻>水绵类;各藻的总氨基酸含量略低于螺旋藻而大于等于紫菜,刚毛藻和水绵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螺旋藻和紫菜;各样品鲜味氨基酸百分比差异不大(39.62%~43.99%)。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和对口感的满足,而且资源丰富,是潜在的良好食品或饲料资源。
2006年07期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方利英;刘宏茂;许又凯;
以螺旋藻和紫菜作为参照对西双版纳几种食用藻类(刚毛藻、水绵、鱼子菜)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作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元素丰富,Mn在所有样品中含量都非常高,矿物质含量刚毛藻类>紫菜>鱼子菜>螺旋藻>水绵类;各藻的总氨基酸含量略低于螺旋藻而大于等于紫菜,刚毛藻和水绵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螺旋藻和紫菜;各样品鲜味氨基酸百分比差异不大(39.62%~43.99%)。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和对口感的满足,而且资源丰富,是潜在的良好食品或饲料资源。
2006年07期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陈静;2006年07期 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河川;2006年07期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高海生;2006年07期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李玉萍;苏虎;周春丽;苏伟;许杨;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天然资源防治糖尿病的功能因子及其降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研发功能食品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07期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李玉萍;苏虎;周春丽;苏伟;许杨;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天然资源防治糖尿病的功能因子及其降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研发功能食品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07期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高天海;2006年07期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高天海;2006年07期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回瑞华;侯冬岩;刘晓媛;李学成;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不同品种黄瓜中脂肪酸进行了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由水黄瓜﹑旱黄瓜和水果黄瓜中分别分离鉴定出11种﹑5种和11种脂肪酸,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化学成分均为:9,12-十八碳二烯酸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
2006年07期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回瑞华;侯冬岩;刘晓媛;李学成;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不同品种黄瓜中脂肪酸进行了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由水黄瓜﹑旱黄瓜和水果黄瓜中分别分离鉴定出11种﹑5种和11种脂肪酸,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化学成分均为:9,12-十八碳二烯酸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
2006年07期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河川;2006年07期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河川;2006年07期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袁怀波;刘文宏;张英;陈宗道;
以花生蛋白经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所得的消化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可溶性铅离子含量与Pb2+加入量、Ca2+加入、Fe2+加入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胃液消化物中可溶性花生蛋白的量是随Pb2+浓度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在胰液消化物中可溶性花生蛋白的量是随加铅量增加而递减;Ca2+的加入降低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物与Pb2+的结合量。Fe2+促进Pb2+与胃液消化物的结合,但Fe2+降低Pb2+与胰液消化物的结合。实验结论为花生蛋白经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可影响Pb2+的结合形态,其与Pb2+的结合能力和Pb2+浓度、Ca2+、Fe2+的存在有关。
2006年07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袁怀波;刘文宏;张英;陈宗道;
以花生蛋白经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所得的消化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可溶性铅离子含量与Pb2+加入量、Ca2+加入、Fe2+加入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胃液消化物中可溶性花生蛋白的量是随Pb2+浓度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在胰液消化物中可溶性花生蛋白的量是随加铅量增加而递减;Ca2+的加入降低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物与Pb2+的结合量。Fe2+促进Pb2+与胃液消化物的结合,但Fe2+降低Pb2+与胰液消化物的结合。实验结论为花生蛋白经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可影响Pb2+的结合形态,其与Pb2+的结合能力和Pb2+浓度、Ca2+、Fe2+的存在有关。
2006年07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陈静;2006年07期 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陈静;2006年07期 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河川;2006年07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高海生;2006年07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王江波;2006年07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河川;2006年07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高海生;2006年07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本期数据